私人藏品“宝贝”上千 有个博物馆要开在楼群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00平方米的展厅,上千件展品,齐备的防火防盗系统和文物保护设施……经过吴亚昆四年筹备,他坐落在楼群里的私人博物馆即将完工开放。

期待:上千藏品静待参观

这间博物馆位于西关北里的居民楼群中,原是吴亚昆的公司办公所在地。2009年,吴亚昆将公司规模缩小,空出了这间二层小楼,开始筹划博物馆。这间博物馆共800平方米,藏品以瓷器、字画和石雕为主,数量有上千件,绝大部分是清朝时期的藏品,都是他30年来收藏的得意之作。在这些展品中,老吴特意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镇馆之宝,一块用完整的寿山石雕刻的田白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重4斤,这么大块的寿山石本身就很少见,再加上是乾隆年间的物件,工艺精细,所以很有收藏价值。

为了确保藏品在展出过程中的安全,老吴在防火、防盗和文物保护上下足了功夫:别看这个博物馆看起来是中式建筑,但是都是钢结构。每个角落都有灭火器。老吴介绍。在展厅中的所有展柜都是用钢化玻璃制成,在墙上都安装了监视器和红外线防盗系统。

担忧:博物馆建在菜市场旁

为了让博物馆顺利运营,吴亚昆四年来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博物馆,而去的次数最多的,当数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马先生是全国第一个开办私人博物馆的人,在运营、管理上的经验也比较丰富。我每年都会去三四次,多多向他学习。通过参观,老吴产生许多新的想法,比如设立瓷器碎片标本展示厅,专门供收藏爱好者上手体验;不断更新展品,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博物馆为纯公益性质,运营资金靠经营其他产业来维持……

如今,老吴的私人博物馆在硬件上正趋于完善,大部分展品已经准备就绪,博物馆的运营资格也即将申请成功,而最让他担忧的,是管理上的问题。我的想法,是要把博物馆做成一个纯公益性质的,供市民免费参观。但这个馆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不但在楼群里,旁边还有一个大型的菜市场。如果太多人进来,东摸摸西碰碰,肯定会对藏品造成影响。

专家:可以采取登记预约

记者从市文广局博物馆处获悉,天津市目前在文物部门和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共有17家,还有部分民办博物馆在区县相关部门注册,总体数字仍在统计中。另一份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一项民办博物馆的社科研究项目显示,天津市共拥有民办博物馆33家。

对于吴亚昆在经营管理上的疑问,相关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展品的防盗措施比较完善,只要控制住参观人数,就不必过于担心参观者对于展品的破坏。较早开始天津市民办博物馆研究的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张品建议,吴亚昆可以借鉴登记、预约的做法。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