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碧彩云天——辽代陶瓷展》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于2013年9月17日下午2点在本馆展厅举办辽代陶瓷专题展览,本次展览遴选出了100余件朝阳市出土的辽代陶瓷,旨在以精美、感人的辽代陶瓷品,把以往鲜为人知的契丹民族所创造的陶瓷文化精髓,专题化、系统化地传递给观众。此次展出的展品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用途不同,极具代表性。大体分为以下六个单元:

一妙趣横生壶鸡冠壶是最具草原特色的代表器物。鸡冠壶的造型源于游牧民族所使用的“皮囊壶”,因早期在壶的上部饰有鸡冠状孔鼻,故名“鸡冠壶”。辽代中晚期演变成双孔,形似马镫,又名“马镫壶”。在辽代,注壶常与温碗配套使用,是一种酒器。注壶多施白釉,颈和柄部细短,壶腹较肥,装饰风格简约,仅在盖或柄处贴塑或刻划。

二、多姿多彩盘、盆造型多样、釉色各异的盘型器物,完美的展示了辽瓷洒脱自然、飘逸流畅的神韵。如仿金属盘式,以黄、绿、白三色彩釉相间的海棠长盘,色彩娇艳、纹样别致,犹如绽放的海棠花。精美的白瓷印花碟,胎体洁白、釉色温润,宛如静中之处子。

三、浑厚质朴罐辽代“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造就了辽文化的双重性。辽代文化上的双重性反映在辽瓷方面,就是辽代的陶瓷造型分为中原式和契丹式两类。辽瓷中的罐型器就是中原式中的一种,仿照中原固有样式烧造而成,多以散点式构图展现简洁的纹样,有疏朗洒脱的美感。

四、古朴雅致碗辽代的碗类瓷器,多为传统造型,有撇口、花口、莲瓣口等器型,碗壁较直。多为单色釉器物,素面无纹饰。

五、别具一格凤首瓶、鸡腿瓶

瓶作为瓷器器型之一,制作历史久远,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形式较多,一般是小口、细颈、长桶形腹。辽代瓶类器型除了有传统造型外,独创造型凤首瓶、鸡腿瓶更是别具一格。其中凤首瓶因颈部堆塑一凤首而名,多作伸颈、敛翼、直立的凤形。鸡腿瓶因腹部修长、形如鸡腿而名,又称鸡腿坛。六、兼收并蓄生活用品此种类型的瓷器,体现出辽代瓷器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反映了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辽代陶瓷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辽代陶瓷古朴中蕴涵典雅,粗犷中透露精巧。《碧彩云天辽代陶瓷展》不仅鲜明的表现了辽代陶瓷的艺术风格与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瓷器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和观摩的平台。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中国古代陶瓷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展览时间:2013年9月17日下午2点2013年10月20日(周一休息)。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