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帮博物馆筑巢振翅

926日,2013欧亚经济论坛将于陕西西安开幕。当日下午,以全球化、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管理与发展为主题的文化分会召开。这一切,让年届七旬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格外兴奋。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大会上能与来自中国欧亚地区众多博物馆的馆长进行面对面交流,更在于,这次作为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并列的3座定点考察参观的博物馆中的一座,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作为民办博物馆的代表和曲江30多家博物馆的代表,届时将迎来海内外同行及世人的品评和关注。而在老博物馆人周天游看来,像自家这样的年轻馆之所以能活力成长,与在全国率先制定重大扶持政策的西安曲江新区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土地、资金支持让博物馆易安家

我们的房租仅是左邻右舍,如餐饮店、工艺品店等的一半。位于仿古旅游街区唐市内的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于201011月安家曲江,作为无房户,在寸土寸金的西安大雁塔周边地带,他们享受到了令人羡慕的高额房补。对于与五星级大酒店融为一体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有房住的他们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也获得了120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

在曲江,这不是个案。20102月,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3月,西安市《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出台。在西安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战略的过程中,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率先探索。2010518日,曲江新区《关于鼓励、扶持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发展办法》正式公布,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一时间吸引众多未来馆长涌入曲江管委会的大门。

该《办法》明确规定,对于在适用地域范围新建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一律按照土地开发成本进行用地划拨;按建筑面积给予1000/平方米的财政补贴;免除新建博物馆及文化场馆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用,相关的规审、建审费由曲江新区代收部分一律免除;自注册登记之日起5年内,营业税以财政补贴形式全额返还。另外,每年50万元奖励先进场馆,对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给予不少于15%的补贴……

有学者指出,该政策的精髓,是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上,将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

如今,曲江新区建成开放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已达36家。其中,国有场馆16家,如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寒窑爱情博物馆等;民办场馆20家,如亮宝楼艺术博物馆、曲江贾平凹馆、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等。

奖励、产业化扶持让博物馆好发展

一家民办博物馆从建立到发展成熟需要10多年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仅有藏家的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的持续支持。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馆长鲁智勇说,他们馆作为西安市第100家博物馆于2013518日正式开馆,并且拥有馆址土地30年的使用权,让国内许多同行羡慕不已。

这些天,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副馆长同建丽正在为10月将举办的中法陶艺展而忙碌,前前后后的花费并不少,但令她宽心的是,在综合评估后,可从曲江得到一定的活动补贴。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即将到账200万元,作为对他们举办的古漕遗珍陶瓷展”“色挂形象穷神变——中国古代壁画源流展8项活动的补贴和奖励。

曲江新区管委会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0年确定的每年50万元奖励先进场馆的额度,实际上早已远远超过了。2010年以来,曲江从经费支持、业务帮扶和税收返免等多方面扶持区内博物馆建设,至今已累计发放扶持资金4356万元,并申请市级扶持资金569万元。

自我造血让博物馆发展可持续

在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局局长王海熙看来,博物馆成功安家只是第一步,帮助博物馆实现自我造血功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道路才是关键。

20125月,在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时,小小博物家系列活动起航。中小学生在一年内可免费参观博物馆,陪同的家长也可享受团体价的优惠购票政策。一来直接带动了博物馆人流量的增加,二来给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双方都得到了实惠。王海熙表示,这种把单纯的政府补贴和投入变成探索博物馆自我造血的模式在全国也属首例,曲江目前也还处于探索期。

今年,曲江举办了周末文化沙龙、爱上博物馆评奖等活动,力争把小小博物家打造成为文化惠民又一品牌。

通过3年来的长足发展,曲江新区及辐射区已建成开放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36家,一批新馆正在加紧筹建中,离博物馆和文化场馆总数达50座的建设目标越来越近。如今,在更好地服务博物馆、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引导博物馆市场化发展、加强文化衍生产品开发、树力品牌的道路上,曲江正在携手博物馆人共同探索,为加速西安文化产业发展而努力。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