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博物馆于香港呈现梵高杰作活现复制品展

梵高博物馆联合富士胶片企业开发了一项创造梵高杰作3D复制品的技术。名为“活现”(Relievo)的这些复制品,有着与原作极其相似的非常卓越的品质。现在,这一系列由五件作品构成,它们分别是《杏花》(Almond blossom,1890年)、《向日葵》(Sunflowers,1889年)、《麦田》(The harvest,1888年)、《雷电云下的麦田》(Wheatfield under thunderclouds ,1890年)和《克里奇林荫大道》(Boulevard de Clichy,1887年)。据悉,该系列已于今年的7月15日周一在香港进行展出。

创造这些复制品的这项特殊的3D技术,名为“浮雕体层摄影术”(Reliefography)。该技术是3D画作扫描技术和专业的高分辨率印刷术的一项混合技术。一件“活现”作品,由对画作的前端、以及背景的真实再现组成。在生产的过程中,富士胶片公司和梵高博物馆双方的专家密切监测着极其严格的品质检查。尺寸、色彩、亮度和质地都被尽可能准确地再现以创造梵高画作全面优质的3D复制品,其最终成功已经得到了该博物馆馆长的认可。

通过这新一代的复制品,该博物馆计划创造额外营收,并希望找到新的目标群体。作为一家文化企业的梵高博物馆,不间断地在搜寻新市场。此外,该博物馆打算成为最新科技发展的排头兵。该技术将艺术品的复制提升到了具有卓越品质的新水平,而且,博物馆希望将这些复制品提供给那些喜爱梵高画作的人。

除了出售产品,它还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例如,一件“活现”作品的组成部分可以被用在呈现梵高创作过程的展览上。因为它那受限的尺寸和细致的特点,梵高博物馆的这一系列只能被有限的观众欣赏。借助于“活现”复制品,艺术作品的可得到程度和可接近程度能够得以提升,它给予了博物馆一个实现启发和丰富尽可能多的大众的使命的机会。此外,参观者现在将能够走近梵高的画作,甚至是触摸它。它还开辟了不同的观察方式,造福了盲人和视力受损的人。

出售这些复制品的收入,部分将被用来实现装修新侧厅的计划,其他的部分将用来长期保养博物馆自身的品质及其藏品。

据悉,“活现”复制品展将在2013年7月16日至8月4日期间在香港海港城美术馆展出。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