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填满建好的博物馆成难题

中国建造博物馆,但将其填满是另一回事去年秋天,上海做了件地球上其他城市未曾想过的事:一天内隔江相望的两家大型博物馆同时开业。继大建路桥后,中国又兴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狂潮。近几年每年新增100家博物馆,2011年更是达到新增近400家的峰值。但经营博物馆可比经营公路要难,首先要持续举办有价值的展览并令其顾客盈门。

上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一个大型展览,第一周内仅售出约6000张售价不到3美元的门票。对一座人口达2300万的城市而言,这可不算多。该馆相对偏僻的位置是原因之一,其次是缺乏宣传。业内人士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原因。由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多数人对当代艺术知之甚少,“有1/3到一半的作品,普通观众很难看懂。”

为改变现状,众多博物馆从孩子入手,为小学生提供专题讲座。但这并不容易。中国竞争激烈的教育体制仍注重死记硬背和考试。大部分学校认为参观艺术博物馆并无实用价值,任何与高考无关的活动都不会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师杰弗瑞·约翰逊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建博物馆的目的是打造文化生活并赋予城市竞争力。但中国因内战、文革、惨遭掠夺和海外销售丧失了大量艺术品。许多博物馆的建造速度过快,以至于管理者无法使之充满艺术品和观众。许多新建馆已关门或只偶尔开放。

中国的博物馆兴建浪潮堪比该国的房地产业。但在这个拥挤的国度,有时空荡也有好处。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观者正享受一种稀缺珍品:不拥挤的公众参观氛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