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重庆老兵鲜红手印永留四川建川博物馆
5月12日,四川大邑县建川博物馆,来自重庆忠县的抗战老兵韩灿如在手印墙前留影。
位于四川省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有一片抗战老兵手印碑林,如今已收集了4000多个手印,其中就有来自忠县101岁黄埔老兵韩灿如的手印,韩老当年曾参加过日本投降仪式。5月12日,在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和家人陪同下,韩老来到该博物馆,看着自己印在玻璃墙上的手印,分外激动。
101岁老兵手印留博物馆
101岁高龄的韩灿如,家住忠县县城。5月12日上午,在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唐洪以及儿子儿媳的陪伴下,他在龙头寺乘动车来到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参观。
陪同的小儿子韩旭东介绍,临行前韩老做了体检,发现身体不错后才出行。64岁的韩旭东称,父亲的手印位于建川博物馆手印碑林的第92组,“当他来到手印碑林跟前时,热泪盈眶,望着自己那鲜红的手印,凝思良久,默默无语”。
14日,记者在该博物馆里看到,手印碑林呈胜利的“V”字型,手印重重叠叠,数量有4000多个。随后,记者找到了韩灿如的手印,它在落日余辉下显得特别灿烂,手印左侧注明他的身份是新六军十四师军械处中校主任。
该博物馆行政部工作人员黄毅介绍,取手印时先让老兵的右手或左手沾上红色印泥,然后按在宣纸上将它保存下来,再通过机器按1∶1.25的比例放大,用最先进的科技网眼腐蚀法,将手印腐蚀到玻璃幕墙上,它不怕日晒雨淋,可长期保存下来。
该馆馆长樊建川说:“老兵老矣,但他们的手仍然坚硬,当年他们的手曾经握得起命运,如今却无法握住时光。”于是,他要让这些功勋卓著的手留存下来,要让这些功臣长留青史。
黄毅介绍,除韩灿如之外,手印碑林中还有36名重庆籍老兵的手印。志愿者唐洪告诉记者,去年,韩灿如在忠县老家按下手印后,志愿者随后将他的手印送到了建川博物馆。
瞒着家人报考黄埔军校
韩旭东说:“这次参观博物馆,终于了却了父亲多年来的心愿。”
尽管韩灿如已经101岁高龄,但他的记忆力仍惊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有条有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曾到他家中记录下了他的一些回忆,然后到重庆档案馆等单位印证核实后将他的事迹公布在了关爱抗战老兵网站上。
韩灿如讲述称,他出生在忠县塘土坝,家有兄弟姊妹5人,他排行第二,父亲以上三代均从商,幼时在私塾习孔孟之学。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瞒着家人在重庆报考了黄埔军校,并被录取为特别训练班第6期。“临行去湖北荆州受训前,我才给母亲写信道出了实情”,韩灿如回忆称。
1939年秋毕业后,他被分配至第3战区23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情报科少尉参谋。1942年,韩灿如奉命出国作战,他沿着渝黔路经贵州到云南。1943年初,他调至驻印军总部运输团,筹建坦克战车部队。抵印后,他到驻印军总部运输2团2营,担任少校营长。
缅北战役反攻之后,韩灿如奉令回师湖南,保卫芷江机场。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1945年8月15日晚,师部文工团正在组织他们看京剧,突然传来日本投降的喜讯,到处都在放鞭炮庆祝,他也跟着在师部燃放鞭炮,美国人则用枪炮对天射击以示庆贺,直到把弹药全部打完。
在南京负责日军缴械工作
1945年9月9日,韩灿如到南京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刚下飞机,他看到无数欢迎的市民,那时的南京张灯结彩,到处悬挂着中、美、英、法、苏等国国旗。
随后,他去位于四川北路的华侨招待所的十四师师部,街对面就是冈村宁次的司令部。“当时我已晋升为14师军械处主任,负责南京市区内的日军缴械工作”,韩老说,南京城里只有一个大仓库,日军把武器擦拭干净后上缴,通过验收后他们清点入库。
“我听老百姓说,在我们到之前,日本兵曾把重型装备全部沉在芜湖至南京一线的长江里,上缴的只是一些轻武器”,他回忆称,当时缴械时,有日本兵提着大瓶的日本酒要送他,他让翻译告诉对方说:“我负责缴械,只要武器,不要其他的东西。”
韩旭东告诉记者,韩老一生育有两子,大儿子今年70岁。现在,他每月有退休工资2000多元,“他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但身体还相当不错,对生活也感到很满足,乐观、豁达和坚韧是他长寿的秘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