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专家:收藏文物应多学多看多问少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5月12日在旧金山表示,建议喜爱收藏的海外华人华侨多学、多看、多问、少买,花费金钱和时间去提高自身鉴赏水平远比买到赝品更值得。

应南海艺术中心邀请,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熊昌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光尧、书画部副主任曾君、宫廷部副主任王跃工12日下午为旧金山湾区华人华侨举办“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故宫博物院专家讲座及文物鉴定活动。

熊昌良致辞说,这是此次“文化中国·名家讲坛”美加巡回活动的最后一站。3位专家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与向地华人华侨介绍了中国瓷器、古书画和藏鉴赏知识,并为他们鉴定收藏品。

熊昌良表示,“专家们此行为侨胞们鉴定的大部分藏品与和真品都有较大差距,让人看了很心疼。”他说,“收藏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历史。建议海外侨胞提高收藏品味,多听专家讲评,多学多看多问少买。”

王光尧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从多伦多、纽约、洛杉矶到旧金山,为华人华侨们鉴定了许多“宝贝”,但真正有价值的屈指可数。

他建议喜爱收藏的华人华侨最好把买赝品的钱用到自我提高上。“比如收藏瓷器的朋友,几本入门书一定要熟读。”

此外,要经常到博物馆看实物,或到拍卖行品实物,从重量、造型和工艺等细节感受真品。

王光尧指出,不应跟从拍卖行等炒作,借一件藏品暴富。他指出,收藏是一种文化、涵养和心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鉴赏能力,真正享受艺术品鉴赏的境界。

3位专家还分别就专题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出席人员分享故宫博物院的珍贵馆藏。

王光尧以“中国古代瓷器鉴赏”为题,以照片形式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陶瓷演变。

曾君讲述了“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赏析”,以“气韵生动”分析中国传统画与西洋画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力求“传神”,以画显示人物的特殊精神气质,即“风神”。

她还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国传统画的题材、技法的变化及代表人物。

王跃工以“妙相庄严藏传佛教造像鉴赏”为题为收藏爱好者们介绍了藏传佛教文化及文物艺术特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