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分之一博物馆无正规讲解
“这些画到底好在哪儿?我说不上来。”在中国美术馆,常听见观众如此抱怨。据了解,“看不懂”成为大部分观众拒绝走进博物馆的理由。文物部门统计,本市百余家博物馆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仍没有正规讲解。
“看名画不如玩手机”
上周六13时,记者在中国美术馆的正门服务台旁看到,桌面上摆了一沓红色的“中国美术馆5月展讯”。一位领着孩子的观众走过来询问能不能请个讲解。工作人员摇了摇头:“没人工讲解,也没导览器,只能自己看。”她坦言,“美术馆只有一些特展才会有讲解,配讲解器。这种展览大都是收费的。”
然而,普通观众在美术馆里“自助游”,卡壳儿的地方却不少。在《扶犁回望》的展厅里,300余幅画作旁的说明牌上,一般只是简单标注作者、创作年代、画的尺寸,多不超过20个字。在另一个展厅里,一幅抽象画旁的说明牌上写着:“玄之又玄 油画 140×140cm 2010。”
“看不懂,我要玩手机!”王宁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他跟父亲第一次走进美术馆。一个展厅没逛完,孩子就嚷嚷着没意思。孩子的父亲坦言:“我也不是学美术的,但是这些画到底好在哪儿?我说不上来,也不敢给他乱讲。”
小观众看不懂,成年人也经常对着艺术品发呆。在“移位:动为行”展厅里,一排老式电视机,荧屏由近及远逐渐清晰,最近一台的画面是一些流动的白色线条和圆点,最远处一台的画面是一幅动态街景。来自山西的侯女士跟朋友端详了大约10分钟,最后理解这是在展示老款电视。一位现场工作人员坦言:“经常有观众问展品的含义,我们也说不清楚,大部分人只能看热闹。”
其实,没有讲解的不光是中国美术馆一家。在2013年版博物馆通票中,记者发现北京画院美术馆、老甲艺术馆和何阳吴茜现代绘画馆等美术类博物馆,均标注着“无讲解”。
20名观众只有2名“回头客”
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位观众中,除了两位美术院校的学生外,其余均是首次来参观,他们表示一两年内不会再进入美术馆参观。市民彭先生说:“即使换了新展览,一样看不懂。干脆去一些有讲解的博物馆。”
看不懂,成为观众拒绝成为“回头客”的原因之一。其实,在中国美术馆也曾有一些展览游人如织,比如敦煌展一度有上千人在博物馆门口排队购票,每次讲解员周围都会涌动着大量游客。
在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公布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六条中提到,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遵循的原则中有一条是“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
然而,光展不讲的博物馆不在少数。去年,北京市文物局曾经举办讲解员大赛,报名参赛的博物馆不足50家,仅占本市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大约三分之一的博物馆都和中国美术馆一样,压根没有配备专业讲解。
博物馆的讲解应是“标配”
在中国美术馆的官网上转载了一篇报道,开篇第一句就是“在中国,‘美盲’更比‘文盲’多,很多高学历的人一辈子都很少去美术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的艺术素养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民众还相差很远”。一位博物馆界业内人士直言:“这种素质的提高,单纯依靠观众自学领悟,恐怕很难。” 市文物局博物馆处透露,本市曾经出台博物馆服务规范,对讲解有专门的要求。但是由于博物馆隶属比较复杂等原因,市文物局也只能逐步推进讲解工作。目前,18家局属博物馆都已经有规范的讲解。“我们先希望各馆都有讲解,下一步才是求质量”。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王国彬认为,美术作品吸引人更多依靠视觉冲击力,而非语言。甚至一些艺术家认为“普通观众都看懂了,就不是艺术了”。但公立的大型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相比,教育和展示功能应当更强,其美术类展览应增加讲解或举办普及讲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