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尝试“私人定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云锦研究所副所长张玉英向参观者讲述旗袍的用料和款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工艺美术师蔡向阳在传统的大型织机前制造云锦,

在他身旁,一墙之隔,就是现代感十足的“时尚发布中心”。
 

“看完云锦时尚发布的模特走秀,相中的款式就能量身定制”,1日,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时尚发布中心”的“秀场”旁,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工艺美术师蔡向阳坐在传统的大型织机前,边织云锦边说:“在古代,云锦虽是‘皇室御用’,但它如果能在现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普通民众都能用得上、都喜欢,才最有生命力。”

1日上午,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迎来了正式开馆后的第一批参观者。“江宁织造”和“曹雪芹红楼梦”是博物馆的两大主线。虽然主题以“传统”为主,但漫步展厅中,却有“传统邂逅现代”之感。

南京云锦居中国三大名锦之首,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的“中华一绝”,在元、明、清三朝,均被指定为皇室御用用品,博物馆特意从海外征集了清代龙袍和旗袍等文物。有传统压阵,同时现代气息也扑面而来。《云锦天衣》展厅旁的“时尚发布中心”,如同国际时装秀场,白色T台上方的灯光魅惑耀眼。

蔡向阳说,春夏秋冬各季都会有美女模特“走秀”,展示当季的云锦服装,有旗袍、唐装、结婚礼服,也有现代元素的服装,看中的款式还能找师傅定制,“稍微复杂的图案,一般要两个师傅同时工作8个小时,才能织出5到6厘米。这就是传统手工的珍贵”。

除了能看模特走秀,博物馆里还能体验现代化的“变装试衣”。“举起手控制图标,就能选择喜欢的旗袍样式拍照”,在《中国旗袍》展馆里面,博物馆的志愿者在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使用多媒体设备——“旗袍试衣镜”,“试穿”心仪的旗袍。

28岁的南京市民葛萍,在“试衣镜”前一边选择款式,一边征求男友的意见。“走廊里有很多民国时期的明星旗袍照,看得我也很想感受下。如果博物馆里只能参观,就会有些乏味,这种参与感挺好的”,葛萍看着镜中的自己说。

据南京市云锦研究所副所长张玉英介绍,如果在“试衣镜”前看到了心仪款式,可以立马“把虚拟转向现实”,因为博物馆专门请来了制作旗袍的老师傅,当场就能为参观者量体裁衣、私人定制。

“‘营造体验感’是江宁织造博物馆的重要特点。比如在《红楼梦曲》展馆内,‘红楼梦文化’不只呈现在书中,我们还尝试让它具象化,用现代科技让参观者‘体验’传统的红楼文化”,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筹备办公室主任王兴平表示。

《江宁织造》、《云锦天衣》、《红楼梦曲》和《中国旗袍》是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常设的四个展厅。此外,一些展演项目也会定期举办,比如《织署戏台》,会定期表演昆曲折子戏,再现清代南京江宁织造署的丝竹管弦之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