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是件清代龙袍

昨天,江宁织造博物馆开馆,进入试开放阶段。江宁织造史料陈列、红楼文学馆、中国云锦展、中国旗袍博物馆内展览的全景动态版《康熙南巡图》、海外回流的云锦珍品等文物展品,让全国游客大饱眼福。
2月8日至2月17日,实行免费领票参观制度。江宁织造博物馆在新馆西侧设立领票处,观众一律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排队登记后,每人领取1张门票,不过2月9日除夕当天下午临时闭馆。5月份,该馆正式开放。
镇馆之宝是件“海归”龙袍
江宁织造府,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伯父和父亲先后三代四人在这里担任“江宁织造”一职,达58年之久。这段时间成为江宁织造府的鼎盛时期,创造了中国云锦工艺的辉煌,并且孕育了曹雪芹及其杰作《红楼梦》。
江宁织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哪?以织造为名,自然是织造物品。江宁织造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马麟带着记者来到了中国云锦馆。馆内,一件清朝皇帝和重臣的袍子已经上架。
马麟指着一件不太显眼的袍子告诉记者,这件清代“明黄色缎绣万字地平金绣金龙十二章纹龙袍”就是镇馆之宝。“别看它色彩有些黯淡了,但这件龙袍,正是皇帝在朝见臣属、一般性的吉庆宴会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
记者看见这件袍子,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袍上织了一个个圆形的图案,细细看,这些图案的正中是一条一条的龙。整件龙袍制作精良、细腻、纹饰图案造型独特,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都十分精巧严谨苛刻。金纽扣,马蹄袖,龙爪子为五爪,非一般的蟒袍四爪,这说明这件龙袍是清朝皇帝的。
“我们在海内外征集的文物有500多件,此次展出的有340件。云锦馆内展出了55件。”马麟告诉记者,中国云锦馆从中国台湾、日本及中国大陆内地的民间收集了很多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织锦,尤其是日本韩国回流的都是明清时期的龙袍、衮服等非常有价值。这些大多出自江宁织造。
“这件镇馆之宝还没有完全征集下来,我们正在洽谈。”马麟悄悄地告诉江南时报记者。“这样的袍子在古代价值700-1000两白银,可以买1000担(10万斤)米。至于其如今的价格,因为我们正在跟对方洽谈回购,不好多讲。”马麟说。
大校场、玄武湖“动”了起来
如何再现康熙南巡入住江宁织造府的盛景,博物馆布展方想到了《康熙南巡图》。昨天,记者看到了“动”起来的环绕4D版《康熙南巡图》。
在陈列馆内,这幅画展现了康熙南巡的盛景,而且比世博《清明上河图》还好看——当时,江宁为江南繁华之地,沿街商业买卖双方非常热闹地在谈价,流淌的秦淮河穿过画面,之后出现了大校场,远处还有北极阁。通济门处,主要街道上搭起了长达数十里的彩棚,文武百官迎接康熙皇帝。而场景变换后,康熙端坐在大校场看台上阅兵,士兵们英姿飒爽挥舞起了棍棒。远处,玄武湖湖上渔舟若干,湖水苍茫,开阔无比。
这幅4D版《康熙南巡图》妙就妙在可以变换到下雪的季节。燕子矶畔,万里长江,江水奔腾翻滚,康熙乘坐的龙舟顺江而下。时而出现江南景色,时而出现江北风光,江面越来越开阔。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红楼梦》第一回里,一个蹩脚道士唱的《好了歌》,也道尽了大观园跌宕起伏的荣华兴衰。
十二金钗长啥样,黛玉葬花时是个什么场景……在红楼梦馆内,大观园的所有一切将展现在红迷的眼前。
根据旅顺博物馆珍藏的《红楼梦》图册制作的多块大展板,一进去就让人感觉似乎到了大观园。在馆内,记者还看到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再现。工作人员透露,这里还会成立“小红楼图书馆”,市民可以在图书馆里查阅各式各样的《红楼梦》的资料。
“今年除夕夜正好也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所以我们专门设计制造了一个红楼梦区,把曹雪芹与红楼梦、作者的身世、作品,用现代博物馆的理念和方法来做解读,让观众来参与、来体验、来感悟。”
太平天国壁画
近30年首次开放
与江宁织造博物馆2003年起打造一样,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也是于2003年立项的。记者昨天在艺术馆内看到,经过半年多全力以赴的建设,中轴线部分的古建维修全部完成,而原来落户在这里的18幅壁画以及来自南京其他地方——如意里、方山乐村、罗廊巷的31幅太平天国壁画在这里来了个“大集合”。
这也是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近30年首次对外开放。经过10年打造的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对原太平天国东王属官衙署进行了落架大修,历时两年多进行的墙砖壁画和木板壁画修复保护也通过专家会验收。
新馆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轴线部分的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陈列,不仅集中展示东王属官衙署原址的18幅太平天国壁画,还融汇南京地区其他太平天国壁画,精选部分苏州、宜兴、金华等地代表性的太平天国壁画、彩画,以及历次太平天国建筑修缮保留的建筑构件、木石砖雕等艺术品,全面展示太平天国时期的壁画艺术成就。
2月7日—17日试开放期间,该馆实行门票半价优惠,票价为10元。
责任编辑:xw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