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博物馆
我有好多年没有听雄鸡打鸣了,住在城里是听不到雄鸡打鸣的,那种声音多好听呀,一声长、一声短,在鲜牛奶的空气里穿越,至今仍在我的听觉博物馆里收藏。
我的听觉博物馆,还收藏牛羊的“咩咩”哞叫,还有轮船的声音、小贩叫卖的声音、马蹄的声音、独轮车的声音、叶子的声音、流水的声音。6岁那年,我到乡下去,看到一只羊,拴在一棵榆树上,边叫边啃着青草。从此,我记住了这只羊,撅着的胡须,指向天空的苍茫。
一个人与牲畜,旅途中意外相逢,生命中孤独鸣叫,我把这种声音,小心翼翼,用金丝绒收藏着。
还有什么声音,能够让一座城市的两片树叶微微碰撞?市井的哼唱,用吴头楚尾的方言,脆嫩或者沙哑,是这座城市砖瓦缝隙里浑然天成的窸响。我至今记得:“磨剪子嘞,戗菜刀”,“卖白兰花、桅子花耶”,“炸炒米哦,响啦!”
我的邻居韩大爷,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只木箱子,箱子里严严实实捂着厚棉垫,韩大爷握一块木块,类似于古代县官的惊堂木,停在路边不紧不慢地敲着,扯开嗓子在喊,“棒冰,棒冰!赤豆、牛奶、香蕉棒冰。”一个盲人拄着竹杖,胸前挂着一只大布袋,一边笃笃敲着路面,一边沿街叫卖:“猫耳朵,一分钱一包!”在风中走远了。
有人说,叫卖声是一座城市“最濒危的声音”。一个诗人说,街头的叫卖,是这个城市生命的跳动。它们消失了,城市的一部分也就消失了。
二十年前,轮船汽笛的声音,划破黎明的天光拂晓。我睡在硬板床上一骨碌翻身,听着轮船的“呜呜”鸣叫,“突突”的声音靠近了,知道这是有人坐船来了,水手正手执靠球,经过了一夜航行的小火轮,睡眼惺松,正徐徐停靠水码头。
一个人听觉的仓库,有马蹄得得的声音,是说明这个人内心还有向往远方的激情。
许多人以为,我生活的滨江小城,水网地带,从前没有马,其实马是有的,当时驻军养的高头大马,屯栏在离家不远的三官殿,人骑在马上很神气,全然不同我在公园里看到的萎靡不振的马。儿时我住在西门大街上,马有受惊和淘气的时候,经常有某一匹马,或两匹马,挣脱了缰绳,沿西门大街,往东门牌楼狂奔,得得的马蹄声,曳起一路红尘……小城逝去的马蹄声,响彻在远去的天空。
独轮车原先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车轱辘辐射着,“吱嘎吱嘎”,由远及近。西门大街原是一条砂石路,经常有乡下人推着独轮车沿路叫卖山芋和菱角。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儿子推着老娘进城,老娘头上插着一朵油菜花,穿着蓝印花布,一脸的喜气洋洋,他们大概是来城里走亲戚,或者到百货大楼买娶亲的“三大件”,小伙子满头大汗,停在一片树荫下歇息。有时候,独轮车的声音明显沉闷,车一侧斜倚着一位病人去医院,一侧铺盖装着暖瓶锅碗、纯棉的被褥,花花绿绿……
流水的声音,让人想起自己曾是故乡河流中的一条鱼。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中,小和尚明子和农家少女小英子划船经过的芦苇荡,“船桨拨水的声音,水流的声音:‘哗———许!哗———许!’”。
听觉,能够捕捉旧日情感和时光的斑驳,过滤掉心里的杂质。当然,我的听觉博物馆里还收藏了细雨舔叶的声音,夜行者脚步的声音,鱼泼剌的声音,船与桨欸乃的声音,外祖母叮咛的声音……多少年来,我用这些声音串成一串红木手链,去抚摸岁月的苍凉。
一个人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会听到什么?有一次,到一家生产洗衣机微电机的工厂采访,主人带我参观噪音检测室,在一个四周穹顶凹凸,模仿人耳建造的湖蓝色房间里,用来监测每一台电机所发出的噪声,当时只能听到自己太阳穴在噗通噗通地暴跳。在那间房子里,我恍若变成-条透明的鱼,能看到自己家的筋络、内脏。
责任编辑:lmk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