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一座语言博物馆
澳门虽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可在语言学家的眼里,澳门是一座偌大的语言博物馆。
400多年前,澳门是个小渔村,属于单一的粤语社会。后来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澳门便有了一种新语种——葡语。随着移民、外雇和游客的逐年增多,语言也越来越纷繁复杂。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把官方语言定位为中文和葡文,并使语言发展空间处于最大化。依据排序,汉语流传最广,包括粤语、客家话、吴方言。英语次之,葡语再次之。还有缅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或民族的语言。
从主流看,在正式场合,能懂“三文”(中文、葡文、英文)、会“四语”(粤语、普通话、英语、葡语)是最受欢迎的。比如当你走进某个部门或某家单位办事时,会发现办事人员的桌面上,摆放的工号牌不仅有相片有姓名,同时还注明葡语、英语、粤语、普通话。至于其它场合,比如居家,比如朋友聊天时,英国人说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俄罗斯人讲俄语,完全悉听尊便。在公园休闲,在马路上行走的异国他乡的人们,从他们的促膝聊天中,从他们的交头接耳中,人们可能一下弄不清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也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然而当你看到他们脸上显露出的笑靥时,一定能体会出那是他们适应了澳门生活所带来的惬意。时下,所谓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语系,即汉藏语系(汉语、泰语、缅甸语)、印欧语系(葡语、英语)、南岛语系(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语)在澳门都有。
各种语言的交汇,使得语言自身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比如葡人与华人的语言交往中所产生的克里奥(creole)语,澳门人称它为土语,实际上它是一种混合语,如同当年上海十六铺码头,各国船员在交往磨合的过程中,使得好些语言混杂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语体,人们把这种语言称之为“洋泾浜”。“克里奥”与“洋泾浜”是一样的意思,它的最大特点是相互听得明白,交流方便。然而队伍庞大的当属“双语人”(Bilinggure),中文音称“百灵沟”。所谓“双语人”,一般是指那些除了熟悉母语,还能熟练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其它语言的人们。比如在土生葡人中,有的不仅仅只会说葡语,他们长期生活在澳门这个粤语广为流行的圈子里,因而很多土生葡人能说一口非常地道且非常流利的粤语,听起来比广东人还广东人。当然,更多的“双语人”则是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在掌握母语的同时,还掌握了一门或两门其他语言的。在澳门,世界品牌林立,各国游人如织已经成为惯常现象。因而掌握和运用好他国语言已经成为澳门人的第一需要。当我们翻开本埠的报纸,所看到的开设商业德语、实用韩语、实用法语培训班等之类广告就是最好的佐证。
语言的五彩斑斓说明澳门人气足,语言的多元印证着澳门的发展。澳门语言学会会长程祥微教授赞曰:“语言难辨劣和优,能渡江河即好舟,处处遭逢‘克里奥’,潮流争作‘百灵沟’。澳门是语言博物馆,引领澳门走向美好未来的‘好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