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协建议:推动和扶持生态(社区)博物馆建设

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调配和整合本地范围内的相关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博物馆,已成为加强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福建省政协日前经过深入调研后建议,加强宏观指导和引导,积极推动和扶持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

漳州市是生态(社区)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之一。福建省政协调研组先后实地察看了南靖县土楼文化生态博物馆、华安县文化生态博物馆、漳州市古城涉台社区博物馆、漳浦县闽台文化生态博物馆、东山县海洋文化生态博物馆情况。这些生态(社区)博物馆通过调配和整合本地范围内的相关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资源,合理布局,科学制定博物馆的发展规划,各具特色,都取得积极成效。但这些生态(社区)博物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缺乏规范和保障生态(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法律、法规方面的规范文件;政府层面普遍缺乏引导和支持的有力措施;资金投入不足,奖励机制缺乏;展示和管理服务水平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等。

“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实时研究制定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的专项规划,加强相关文化遗产和环境资源调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文博事业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城乡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相协调。”调研组认为,要突出重点,依托历史文化名村镇、街区等保存文化遗产特别丰富的村庄、街道,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个性特点的生态博物馆,重视发挥首批命名的生态博物馆的示范带头作用。

调研组提出,要加强文化行政相关部门的联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大投入,多方共同推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文物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职责,提供理念、方法和技术上的智力支持,加强对各地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建设和管理生态(社区)博物馆的水平和能力;加强宣传,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引导鼓励公众参与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

责任编辑:lmk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