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把玩”博物馆镇馆之宝

  ■宝林博物馆镇馆之宝呈现在不同的平台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宝林博物馆镇馆之宝呈现在不同的平台上

去博物馆参观,最遗憾的就是文物被锁在玻璃柜中,只可远观而不能把玩。不过,本月底到宝林博物馆,你就不会再有这种遗憾了,该馆的镇馆之宝能让你360度细细“把玩”哦!

镇馆之宝全方位“把玩”

昨日,宝林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该馆建设数字博物馆的首批成果———宝林博物馆镇馆之宝春秋涡旋纹矛(俗称巴王矛)的数字博物馆展示图。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电脑屏幕上有巴王矛的介绍。屏幕下方,设置有放大、缩小等按钮,只需要轻点一下放大,巴王矛的纹饰,甚至包括矛上的锈斑都凹凸有致地展示出来,和旁边的实物相比,看起来一模一样。

好处还不只是这些,点击一下旋转按钮,就能全方位地观赏巴王矛,比起一旁不能随意触摸的实物,数字化的文物更能让人有亲身把玩的感觉。

数字化文物和原物一样

“这件作品利用了最优质的数字化技术,是我们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的第一项成果。”宝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受到展出条件以及文物保护、安保的限制,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众多馆藏都躺在库房中,即使向观众展出,也要用玻璃柜将它们和观众隔离开来。

该负责人介绍,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降低文物的展陈、安全管理成本,更有效地传播文物价值。据了解,在未来3至5年内,宝林博物馆将从馆藏珍品中选择100件文物实行数字化,同时还将两个展厅建设为虚拟化展厅。

据介绍,建设数字化博物馆,首先要用三维扫描仪对文物扫描,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数字化文物,拥有藏品原件的真实色彩、质感、视觉影像、精准外廓。观众观赏时可将文物放大最多20倍,而用于学术分析时可放大到500倍,还能通过X光看到文物内部的结构。

市民本月底可一饱眼福

宝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本月内,宝林博物馆新建的数字博物馆第一个作品就将和市民见面,感兴趣的市民可以访问渝文化基地网站数字博物馆栏目,即可一饱眼福。

除了网站WEB版本以外,宝林博物馆今后还将开发手机、ipad等普遍载体的版本。这项技术也可以应用在虚拟展厅的建设中,未来,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逛博物馆了。

责任编辑:lmk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