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将建音响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花都国际珠宝节上的展品(资料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梯面春色。

花都举行品牌文化研究论坛 专家学者为“擦亮”花都文化名片支招

由花都区与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的“花都区品牌文化研究”论坛,昨日在花都召开。专家认为花都打造区域品牌文化大有可为。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表示,花都建设品牌文化手握多张好牌,建议打造空港文化之都、汽车文化体验之都、田园节庆文化等十大文化品牌。

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

随着灰塑逐步走进市场,古村落旅游品牌不断叫响,珠宝、皮革、音响、汽车等花都的支柱产业也与文化结合,催生新的产业文化。

花都区委副书记钟国雄在致辞中表示,花都产业特色鲜明,汽车、空港、珠宝、皮革皮具,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中国珠宝之都”、“中国音响之都”、“中国皮具之都”等多个文化品牌,成为支柱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

国内最综合的汽车文化中心也早已落户花都。2012年9月云峰翡翠梦想馆开馆、花都珠宝小镇揭牌,带动花都珠宝城产业基地向产业商贸文化旅游发展。

花都区表示,对于正在崛起的声光电产业,未来花都区要建设音响博物馆、影音文化广场、音响一条街等,积极培育新的产业亮点。此外,花都正在积极筹办首届中国音响节,做响音响文化品牌。

专家支招

第一招:设立空港文化地标

梁凤莲建议,选择适当地点设立花都区的空港文化地标。文化地标的形式可以是大型雕塑,也可以是大型构建。机场的通道应该是南北贯通,机场航站楼作为一个对称轴,南北应各有一个文化地标。所以可以在机场候机楼以北、花都区的地段设计建造一个同样高水平的文化地标。

第二招:做好“花”文章

广州大学地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大兴认为,“花都”两个字就是花都最好的品牌。“花都”品牌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其独一无二性,二是其历史悠久,传说花都之名源于盛产菊花石,其文化内涵丰富。“三年提升,绿满花都”不仅美化环境,背后还有潜力巨大的花卉产业,花卉业是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惠及民生。

第三招:激发民众保护古村落

重保护、轻发展或者轻保护、重发展都不利于传统村落的长期发展。保护观念、心态的错位容易造成好心办坏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导、教授唐孝祥表示,要转变保护观念和态度,既要保护古建筑的外壳,也要保护其生态和生活环境,要将建筑主体糅入当地民俗文化中,才能激发民众成为古村落保护主体,并传授其保护方法,帮助建立保护机制。

建议文化品牌

时尚文化之都

花都的时尚文化在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主要体现在珠宝和皮具两个方面。

梁凤莲表示,通过“好友花都”文化交流,利用各种条件架设花都与巴黎之间的友好桥梁,一方面将法方的时尚文化引入本地,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时机,将花都的时尚文化通过巴黎这个窗口,向全世界展示。

汽车文化体验之都

汽车工业与城市文化完美结合的案例,在世界范围内比比皆是,如爱知县与丰田,慕尼黑与宝马。其中,斯图加特创造的汽车文化模式最值得花都学习和借鉴。

梁凤莲认为,花都可兴建华南地区具有领先水平的汽车博物馆,建造以汽车体验为主题的游乐场,同时,举办汽车艺术活动,展示汽车艺术。

田园节庆文化品牌

花都每年都有二至三项全区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已逐步打造成文化品牌。梁凤莲认为,从化、增城同样有乡村旅游,由于花都更靠近城市中心,受城市的商业和文化气息辐射较大,不适合消费者体验农家乐的田园风味,花山香草世界、梯面油菜花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更适合做成精品项目,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古建非遗品牌

花都古建筑资源丰富,有资政大夫祠、洪秀全故居,还有17条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等。梁凤莲认为,传统文化品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建筑、古村落,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都将作为硬件的古建古村与软件的非遗文化结合起来,开发成一种复合式文化体验,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责任编辑:lmk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