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以相似名号展示中华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年,两岸故宫院长首度互访、合作“雍正大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雍正红地白龙海水纹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雍正掐丝珐琅凤耳豆式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雍正仿哥釉古铜纹方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两个故宫(微博)是外型相似的双胞胎”,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微博)这样认为。十多年来,他走访两岸故宫,并在去年于日本出版《两个故宫的离合》一书,该书的中文版也被引进台湾。    

台湾《联合报》的报道简单介绍了两岸故宫的背景:1948年,北京故宫文物被送到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成立,与北京故宫形成“两个故宫”。2009年,两岸故宫院长首度互访、合作“雍正大展”。

“故宫是个不可思议的博物馆!”野岛刚说,两个故宫不否定彼此的存在,也不抢“正宗”地位,默默以相似名号展示雷同的中华文物。

野岛刚曾任《朝日新闻》台北特派员3年,现为国际编辑部副部长。为了撰写《两个故宫的离合》一书,他走访两岸采访历任院长,甚至远到美国阅读蒋介石日记。

野岛刚指出,日本引发的战争衍生中国内战、间接造成“两个故宫”。身为日本人,他对“两岸故宫”议题“有感情、也有责任”。

1989年野岛刚首次到台湾参观旅游,他形容当时的台北故宫灯光昏暗、导览员像公务员,虽拥有世界级的收藏,“展览方式却一点都不像世界级博物馆”。

野岛刚分析,蒋介石带北京故宫文物到台湾,是运用了“文物继承者等同于中国正统统治者”的逻辑。台北故宫设立的目的是“保管文物”,并非像一般博物馆是为了启蒙、教育。台北故宫因此成为“收藏胜于展示”的博物馆。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