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大片式”艺术展览的是与非(图)
引用“(好莱坞)大片”这个概念来形容艺术展,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艺术史学家Albert Elsen将这种“大片式”的展览定义为大型的展览,即使不常去的博物馆的人都会为了参观而排几个小时的队。
伦敦国家美术馆“达芬奇大展”外排队等待参观的观众
夏季为这些诱人并抢手的展览在旅游高峰期提供了明显的优势,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今年的许多例子而认为这种展览模式正面临消亡的必然趋势。目前经济不景气的现状迫使博物馆不得不在面对政府削减对艺术机构的财政支持时寻找更多的途径和方法来增加收入。
在1980年的一次采访中,艺术家Richard Serra曾嘲讽“大片式”的展览:“当我走进惠特尼博物馆时,总一种没准会突然在大展厅看见施瓦辛格秀肌肉的感觉”。当谈到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许多人同意Serra的观点作为一个用于学习的场所,博物馆不应具有任何商业性,即使没有众多的参观者,也应保持其学术性。
一方面,博物馆策展人的学术性、专业性一般通过专业领域内的文凭、语言证书和博士论文的长度来考量。虽然这些技能都没有异议,但是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有断言博物馆的展览模式正在转变。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景气时,评估策展人的标准由学术成就变成了门票的销售量。那么,展览是应该向大众展示蓝筹股型艺术家的大型展览和清一色的礼品商店, 还是应该提供给参观者一个与众不同集智慧与审美为一体艺术体验?这里我们认为,著名艺术家的展览即可以吸引大众,也可以保持其原始气质。一些今年夏天举办的大型展览证明了这个观点。
一个最典型的情况是博物馆愿意花费巨额款项来借用其他艺术机构的大牌,例如今年夏天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展览“爱德华蒙克:现代眼睛(Edvard Much:The Modern Eye)”, 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从挪威运来。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还有一些“大片式”的展览给了博物馆一个更加经济合理的理由来展出部分极少展出的收藏。2012年4月到9月的纽约的Dürer and Beyond - Central European Drawings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400-1700展览是这个模式的一个典型实例。诚然,大型的商业化展览使艺术变得更为容易被大众接受。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Dürer模式为博物馆避免了不断增长的艺术品借贷的困难。一些在费城看够了印象派画家作品的人,都去为费城博物馆的艺术展览(Gauguin, Cézanne, Matisse: Visions of Arcadia)捧场,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象征作品通常是这种大型展览的重头戏,但是一些艺术机构也在这同时不断搜寻其他的有特色的艺术家,例如乔安米罗(Joan Miró),来回避这个既定模式。我们也许很熟悉米罗的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但是却极少探索这个经历过两次战争的加泰罗尼亚艺术家的政治立场。在关于这个著名的艺术家的新的视角出现后,引发了一片激烈的评论。接着,这位艺术家的作品“Peinture(Etoile Bleue)”以破纪录3700万美元的价格在周二晚上的伦敦苏富比拍会上成交。可以预料,展览将人山人海。芝加哥的“Roy Lichtenstein:A Restrospective”展览同样被媒体称赞为摒弃了陈词滥调。这是在这位被人们所喜爱的波普艺术家自1997年去世后所举办的第一次回顾展,而展览中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100多幅作品将在全新的背景下被诠释,相信参观者们不会失望。
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是目前在世的最为畅销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刚刚结束的43届巴塞尔艺博会上以最高价2500万美元售出。目前,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的Panorama里希德的回顾展,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展览总是提供当下最热最新的艺术吗?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曾在2011年的拍卖市场以2亿美元的价格成交,如今他的作品是随处可见,自去年伦敦首次亮相后,巡回展览一直在进行。相对于艺术市场这样的现状,也许真正的艺术爱好者们应该考虑改变路线,去布鲁克林的博物馆里探索一下7月8日就会结束的Keith Haring的波普艺术和涂鸦艺术。布鲁克林博物馆在展现艺术作品的同时,尝试展现包括日记、代码编写、图标等艺术家的资料来理性的提供艺术家创作时的思维过程。
也许,在在这一系列讨论之后,像Dürer,Miró, Haring这些艺术家的“大片式”展览不应被冠上过于商业化的名头。毕竟在绝望的经济时期,博物馆需要这样的措施来拯救自己。即使博物馆是一个用于教育学习的场所,也并不意味着就应该让它空着。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夏天,博物馆在展出这些名声斐然的艺术家的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些新颖的艺术展览给那些假内行和新手以开拓眼界。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