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正式开幕

导语:为迎接国博百年诞辰,《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于2012年5月21日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领导出席本次开幕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席开幕式的全体领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剪彩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筹备处。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鉴于1959年落成的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老馆建筑难以适应国博新的事业发展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原有建筑进行改扩建。经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批准,2004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国际招投标。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在征集到的10个方案中,2004年8月确定中国建筑科学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设计的方案为中标方案。

由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属于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且位于天安门广场地段,国内外都很关注,且社会影响之大。鉴于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实施方案的决策十分慎重。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先后四次召集全国著名建筑、规划、结构、经济、设备和博物馆等方面的专家会议,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论证,经过一次又一次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了令各方面专家都比较满意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修改过程中,设计方加班加点十分努力和认真。业主方国家博物馆与设计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十分密切,之间虽说有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但合作很愉快,很有成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为领导们讲解设计方案

当时,由于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建国60周年的临近,天安门广场不能是一个大工地,建设的时间非常紧迫。在当时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的有力推动和支持下,2006年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和建筑设计方案。2007年3月17日就开始动工兴建,2010年底工程竣工。2011年3月1日新馆开馆试运行。正式施工到建成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出呼很多人的预料。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现在看来,25亿元的总概算控制的很好,不仅没有超出概算还有所节余。

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共分为四个部分:一、老馆建筑,二、国际竞标设计方案,三、修改中标方案,四、实施方案。通过这个展览大家可以看到国家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和实施方案的产生过程,同时可以了解到老新建筑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协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家博物馆模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竞标设计方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家博物馆庭院图

在整个设计、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得到了文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有了这样一个宏伟壮观的大馆“硬件”,还必须要创新“软件”建设,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为实现 “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