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以时间为主题的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发明的铜壶漏刻计时相当精准

日晷仪、铜壶漏刻、天文钟、水表、油钟……时间的流动是不可触摸的,但是晋江罗山却有一座“时间收藏馆”,里面收集了从古至今人类发明的许许多多用来记录时间的仪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爱时间、珍重时间。这也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以时间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入口处摆放的一座中国古老的平置式日晷仪,是根据日光投射的影子变化,判断时间制作而成,是中国古人较早掌握时间规律的工具之一;一旁的“太阳火炮” 则是日晷仪的进一步娱乐化发展,它由一个日晷仪和一个小火炮组成,以一定的角度在火炮上方安装一面放大镜,当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在镜子上时,镜子就会把光线聚集在火炮的导火线上,引发小型炮火,具有类似闹钟的功能。

比较有意思的还有德国的油钟。18世纪德国使用的油钟,玻璃油槽从顶部到底部刻着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的时间段。人们在早上8点点燃油芯,油槽里的油就开始一点点下降,精确地告诉人们从早到晚的时间变化。

而第一个计时准确的水表大概是埃及人发明的,叫做“滴漏计时器”,是由一个底部带有小孔的盛满水的罐子和另一个标有时间刻度的罐子组成。把装满水的罐子放在另一个标有时间刻度的罐子上面,水就会以稳定的速度滴进空罐子里。

根据这个原理,中国人在1745年发明了铜壶漏刻。所不同的是,它由四个桶组成,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最下面的箭壶内有个铜人仿佛抱着箭杆,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这样的计时精准度是埃及水表所无法达到的。

馆内还有一面气势恢宏的“中华第一历——鼓舞中国”,它长8.8米、宽3.8米,共分为7页,曾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挂历(喷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挂历。它以中国最古老的鼓为主要元素,期盼鼓舞国人立志向上。

这些别具一格的藏品在现代声光电技术的演绎下,将时间哲学和文化艺术巧妙嫁接,令时间得以被清晰触摸、真实呈现。无形的时间,因此有了具象丰满的载体;无影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驻足的痕迹。观众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生的感悟。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