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加大资金补助激励优秀民营博物馆发展

民办博物馆将得到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到2020年数量有望占到全国所有博物馆的20%,并获得在资金上的进一步补助。在近日发布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对民办博物馆的扶持成为重要内容。此外,《纲要》还提出将扩大博物馆覆盖率,未来每25万人将拥有一座高品质的博物馆。

民办博物馆获重视

根据《纲要》规划,未来十年,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民办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比例逐步达到20%,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社会影响力强的优秀民办博物馆。

《纲要》还指出,要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事业的积极性。优化保障民办博物馆持久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规范民办博物馆准入制度,健全对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建设扶持机制,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专业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民办博物馆建设率达到10%。

此外,还将加强民办博物馆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健全对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建设扶持机制,开展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探索建立民办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补偿制度,提升民办博物馆法人治理、藏品保护、研究、展示和服务能力及水平。

公共博物馆全免费

截至2010年,全国依法注册的博物馆有3415个(含民办博物馆456个),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83个、二级博物馆171个和三级博物馆288个。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1804个公共博物馆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除基本陈列外,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超过1万个,年观众达5亿余人次。

《纲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纳入国家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未能完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健全灵活多样的特定时段或特定人群免费开放制度。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监管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的评估和考核。

未来十年,公共博物馆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除基本陈列外,博物馆年举办展览数量达到3万个,展示水平显著提升。博物馆年观众达到10亿人次。

将建设新形态博物馆

除了常规性博物馆,科技、(当代)艺术、自然、民族、民俗、工业遗产、二十世纪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题性博物馆和生态、社区、数字博物馆等新形态博物馆将得到充分发展。加强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近现代工业厂房建筑、生产设备等实物资料的保护和利用,建设反映工业文明的工业遗产博物馆。

在春节前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向记者表示,今年,北京将推动“四厂一线”,即798工厂、北京焦化厂、首钢、京棉二厂创意产业区和京张铁路等近现代工业遗址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

于平表示,这四厂一线是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产业和规模企业集中的地区。 文物部门将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园区的特色进一步集中。

据了解,首钢钢铁生产全部退出北京后,一直有意在首钢原址合适位置建立中国冶金博物馆。

理事会制度有望尝试

在博物馆组织管理方面,《纲要》提出将尝试建立博物馆理事会或董事会,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并且落实和扩大博物馆办馆自主权。在办馆模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享有自主权,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博物馆财产和经费。

博物馆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有专家认为,引入理事会的最大优点是让博物馆能够自治、自律。理事会负责决策,馆长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要由研究人员决定,国家通过税收、审计、舆论监督等手段对博物馆进行调控和监管,各司其职,井井有条。目前国内仅有少数民营博物馆尝试建立董事会制度,《纲要》的提出,有望将其扩展到公立博物馆中去。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