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功勋冲锋舟落户汶川地震博物馆
题:最早打通汶川震后“水上生命线”、成功运送某集团军许勇将军突击震中映秀、营救出300多名被困孤岛群众——“功勋冲锋舟”落户汶川地震博物馆。
5月8日上午9时,建川博物馆又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驻川“铁拳师”专程前往即将开馆的汶川地震博物馆,捐赠了包括被灾区群众称为“水上生命线第一舟”的冲锋舟、“震中第一爆”的引爆器、“第一所帐篷学校”的帐篷和某集团许勇军长和阿坝州委书记穿过的冲锋衣等10多件珍贵的抗震救灾历史实物。同时,还在建川博物馆挂牌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12’大地震发生后,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镇道路被阻隔,短时间无法恢复通行!公路不通!空运困难!使震中映秀一度成为孤岛,形势十万火急,在紫坪铺水库修建临时码头,开辟水上通道成为唯一选择……”回忆起与这艘冲锋舟出生入死的经历,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一等功臣的冲锋舟驾驶员颜建刚感慨万分。
5月13日上午10时,“铁拳师”接到军长许勇命令后,迅速调集5艘冲锋舟,抽调工兵营30多名官兵紧急奔赴紫坪铺水库。下午16时,抵达紫坪铺水库,天气突变,下起了瓢泼大雨。200多米坝高,60多度陡坡,山体还在垮塌,官兵们不得不用肩膀将重量达1000多斤冲锋舟扛到临时码头,开辟通往汶川出水上生命线,运送某集团军的许勇将军、阿坝州委书记和小分队,第一时间进入震中映秀报告灾情,营救被困孤岛的受伤群众。
据副师长曹均章介绍,该师先后共出动兵力1063人、装备 102(台、艘、辆),按照军委“八项任务”的总体要求,先后转战崇州、都江堰、水磨、三江、映秀、彭州、安县、理县等十余个乡镇,高标准完成了抢救生命,安置灾民,打通水上和陆上生命线,进村入户,助学帮扶,清理废墟,防疫消毒,物资运输等救灾任务,创造了抗震救灾部队的多个第一。
抚摸这艘不辱使命、承载希望与生命的“功勋舟”,该师师长饶开勋动情地说:“将冲锋舟损赠给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就是要让部队官兵永远铭记军人职责和使命,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铭记,它就是第一时间打通了‘水上生命线’,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的‘大功臣’,自觉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