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浴火重生”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造成无数历史遗迹被毁,文物古迹被无情践踏。记录着人类早期文明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也遭到大肆劫掠。时过境迁,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随着首都巴格达这座城市一起恢复了平静,但伊拉克政府和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追缴失窃文物之路依旧漫长。

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内藏有古代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许多被称为无价之宝。2003年美军占领巴格达后,该馆遭到武装人员疯狂抢掠和破坏,有约1.5万件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被抢走。

2003年7月,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曾短暂开放了1天时间后就因炮火袭击被迫关闭。关闭近6年后,博物馆于今年2月下旬重新开放,展出了数千件珍贵文物。展区还单独列出两个主展区:“从国内追缴回的文物”展区以及“从国外追缴回的文物”展区。

现在,博物馆有严密的安保措施:外部有军警站岗,内部有监视器。同时,伊拉克整体的安全局势也有所好转。

但是,目前仍有数千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流失海外,并且在被人以各种方式倒卖。巴托尔·阿哈马德博士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归类部的负责人,她向新华社记者展示的网页显示,全球知名交易网站“电子港湾” 上,众多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被抢走的文物在被标价出售。

阿哈马德指着网页对记者说:“这是一个失窃的印章,‘电子港湾’承认了这是伊拉克巴比伦的文物。这个印章在这里的标价是56美元。我们的文化遗产就这样以56美元在网上被出售!”

阿哈马德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伊拉克的文物价格上涨,导致大量的历史文物被抢后,轻易地流向了海外。然而,随着流出伊拉克的文物数量急剧增加,这些珍贵的文物却开始被公开贱卖。

据博物馆馆长秘书鲁玛·雅茨介绍,失窃文物追回的过程是缓慢而复杂的,其中包括多次与盗窃方等多方沟通和谈判。至今,失窃文物中已有7600多件被追回。

雅茨说:“国际刑警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在协助我们追回失窃文物。在被抢文物还没有回归之前,我们都承受着巨大痛苦。”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