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馆藏衣箱绘有最早“二十八宿”图

荆楚大地总有一些令世人瞩目的东西,存放在省博物馆内的“二十八宿”天文图就是其中一个。

记者近日在省博物馆看到,这幅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图被绘在一个高40.5厘米、长71厘米、宽47厘米的衣箱上,而衣箱存放于省博综合馆二楼大厅的曾侯乙墓展厅。

1978年春天,这个衣箱与曾侯乙编钟等一批国宝级文物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的曾侯乙墓一同出土。此后,衣箱上的天文图案令研究界兴奋了很久。

事隔21年,时任省博物馆副馆长兼文物考古队队长的谭维四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在曾侯乙墓中同时出土的衣箱一共有5个,它们样式相同、大小相近,箱身和箱盖分别是用整块木料雕凿而成的,外表髹漆。在其中一件漆箱(后被编号为E·66)盖上,绘有一幅彩色的天文图,这就是二十八星宿图。“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的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它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天文图。而且,由于它是作为装饰纹样描绘在一件盛衣物的箱子上,还说明这种天文知识在当时已相当普及了。”谭维四先生说。

据介绍,二十八星宿图的中央是篆书的“斗”字,四周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斗”字代表了北斗星,它的地位如此突出正是古人崇拜北斗的一种表现。二十八宿的东侧绘有一龙,西侧绘有一虎,这与传统天文学中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正好对应。

据介绍,在二十八星宿中亢宿的附近还刻写着“甲寅三日”4个字,根据这些“遗传密码”,有学者认为这幅图反映的时间是公元前433年农历大年初三傍晚,这一天在月相上叫“初吉”,意指一个吉利的日子。这个年代还说明,我国至少在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二十八宿体系,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

链接 二十八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运动,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用以显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