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灯收藏家办“万家灯馆” 历代“省油灯”展出

形容某人是个厉害角色,许多人都会随口蹦出一句俗话:“这人不是个省油的灯”。可是您知道吗,俗语里的 “省油灯”真有实物!在宛平古城“万家灯馆”里记者就见到了从唐代到元明清各式省油灯。万家灯馆馆主、古灯收藏家卿烈军根据所藏的500多盏古灯撰写的《中国民间陶瓷土灯精品鉴赏》,更是在5月份被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的大英图书馆收藏了。

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宛平古城城内街东侧的万家灯馆。拾级而上,二楼是一排排整齐的展柜,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灯。最早的是新石器时代的“陶豆”——灯的前身,之后灯的发展则越来越繁复:战国时的豆形灯是中间多了个尖儿,到了汉代就有了盘式灯、妇人形灯、人俑灯;晋代有了烛台、神兽灯;南北朝时的炉形灯、雁形灯、莲花灯;到了唐代,除了灯的花样更繁复外,还出现了著名的“省油灯”。卿烈军特意给记者介绍了第一代省油灯的原理:灯碗是夹层的,中空,可以注水,这样上面点灯时,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减少灯油挥发。“直到上世纪初省油灯还在广泛使用呢,这应该是最早的节能灯了吧。”

展品中,唐代之后的灯具更加多姿多彩,寿比南山灯、烛形灯、沧州铁狮子灯、防老鼠偷油灯、五行灯、一“鹿”平安灯、麒麟送子灯……还有许多颇具时代特色的灯,比如民国时期的童子军灯、解放前穷人用的棋子灯、来自朝鲜用炮弹制成的铜灯、人民公社集会时用的特大号“鳖灯”、刻着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灯……

据介绍,万家灯馆有550多盏古灯,是北方最大的古灯展览馆,目前免费向市民开放。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