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客家族谱馆打造“海峡客家”精神家园
7月23日,记者在上杭县客家族谱馆新馆建设工地上看到,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客家族谱馆已经封顶,今年年底将建成开馆。这是继该县今年3月客家族谱赴台后又一喜讯。
2000年5月上杭县成立“客家族谱馆”。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上杭客家族谱馆累计已收藏闽、粤、赣客家地区客家族谱及相关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资料,共有117个姓氏、1600多部、1万余册,成为大陆公共图书馆收藏客家族谱之最。其中有闻名海内外的“李氏入闽始祖、台湾李氏始祖”李火德一脉家谱、“鄞江始祖”张化孙、闽粤赣台廖氏始祖廖花、闽粤赣台丘氏始祖丘三五郎一脉族谱。近年来,来自台湾等地的客家人士60多批、5000多人,先后来到上杭参观、考察客家族谱,开展族谱寻根与学术交流活动。
随着访问人员以及收集的族谱数量增加,原有的族谱馆空间已不适应发展。2007年,上杭县将“客家族谱馆”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于2008年投入2000万元开工兴建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大楼。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届时,该馆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客家人的家族史料藏书中心、客家民系成果展示中心、两岸客家学术研究交流中心。
今年3月,客家族谱展远赴台湾展览。曾两度回大陆寻根问祖并到上杭客家族谱馆查阅族谱资料的陈运昌,带着堂兄陈运栋所托著作《客家人》、《台湾的客家人》以及林为恭家族发展史、林为恭家族家谱等部分绝版书籍,委托族谱展览组工作人员带回上杭,赠予客家族谱馆。4月19日,家住福建上杭县城东门中华路的76岁老人赖培兼拨通了失散60余年、现居台中的二哥赖培崐的电话,禁不住老泪纵横。为他们牵线圆梦的,正是在台湾巡展的上杭客家族谱展。
“族谱连两岸,乡情续五缘”,“客家祖地”上杭多年来通过客家族谱的研究和对接,追溯并印证了两岸客家人亲密的血脉渊源。该县以客家族谱为载体,深入挖掘内涵,开展族谱文化研究,吸引了海内外客家人特别是台湾地区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进行族谱对接,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
新闻故事
牛粪堆里捡回的族谱
客家族谱是姓氏血缘亲族的总徽记,是联结海内外客家裔孙的纽带。早在1993年始,到上杭县图书馆寻找族谱资料的台胞就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位来自台湾大学华教授,因族谱已轶失,请求图书馆帮助寻根,可当时馆里并没有收藏族谱。时任馆员的严雅英在查找中获悉,蛟洋贵竹村有一位华老汉收藏有华氏族谱。
当严雅英见到这些族谱时,不禁惊呆了——30多册华氏家谱竟已发臭长蛆。原来,“文革”时华老汉把30多册族谱藏在牛粪堆里,使这批华氏族谱免受浩劫,但这些族谱也因此破损不堪。严雅英和村民商量,把族谱送到县图书馆修复、收藏,并承诺复制两套族谱给华老汉。当严雅英把修复一新的族谱交到台湾大学华教授手里时,华教授感动得老泪纵横:“我总算找到自己真正的根了。”
这件事对严雅英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族谱对于印证海峡两岸客家血缘关系、维系两岸同胞亲情居然能产生这样大的作用。从此,严雅英开始广征客家族谱,走上了搜集研究族谱之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