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筹建纳瓦霍博物馆 “无敌密码”或重见天日

好莱坞影片《风语者》把一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奇故事搬上银幕,为纳瓦霍密码员赢得“风语战士”美称。

如今,“无敌密码”身处灭绝险境,保护纳瓦霍遗产迫在眉睫。美国拟建立一座旨在保护纳瓦霍文化遗产及传统语言的博物馆,向观众展示纳瓦霍密码的神秘历史。

光辉历史

在1941年至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和日军为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都在绞尽脑汁破译对方通讯密码。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征召约420名纳瓦霍人入伍,并用他们的语言编制成密码。因为这种语言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更关键的是,通晓纳瓦霍语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

纳瓦霍语密码编写者们从自然界寻求灵感。他们用鸟类命名飞机,例如“猫头鹰”指侦察机,“燕子”指鱼雷机;用鱼类命名舰船,“鲸鱼”指战列舰,“鲨鱼”指驱逐舰。

最终,印第安“人体密码机”以复杂难解的土著语言作为密码为美军传递信息,使美军在情报战中占得先机。

濒临灭绝

纳瓦霍语密码曾被美军视为最高机密。战后,美国政府要求纳瓦霍密码员对他们在战争中的工作只字不谈,并且把密码从记忆中抹去。直到1968年,密码才被美国官方公之于世。

即便如此,密码员们还是无法改掉谨言慎行的习惯,甚至不敢向家人谈及此事。

伊冯娜·墨菲直到16岁第一次看到父亲穿上二战军服才知道父亲是一名纳瓦霍密码员。但知道这个秘密后,墨菲缄口不谈此事。

“过了很久我才完全理解纳瓦霍密码员是什么,他们在二战中都做什么,”美联社8月1日援引墨菲的话说,“小时候,我对它一无所知。上学后,我也没有在历史课上学过。”

现今,参与最初密码编制的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中已有26人离开人世。而健在的纳瓦霍密码员也不足100人。

保护遗产

随着纳瓦霍密码员纷纷离开人世,破解密码之谜、保护纳瓦霍文化传统迫在眉睫。

美国雪佛龙矿业公司已向纳瓦霍密码员协会及退伍军人中心捐出84万平方米土地,用以修建纳瓦霍博物馆。

公司负责人弗雷德·内尔松7月31日在捐赠仪式上说:“他们(纳瓦霍密码员)是美国人民的英雄。”

密码员基思·利特尔现年85岁,是纳瓦霍密码员协会会长。他和其他纳瓦霍密码员把博物馆看成是他们讲故事的地方。年轻一代可以从这里了解二战大事记,而老兵们可以在这里喝咖啡聊天。

利特尔说:“我们愿意讲述纳瓦霍密码的故事,(向世人)展示它,炫耀它。”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