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掀起中国文物热
为期三个月的中国《华夏瑰宝展》8日在突尼斯著名的古都迦太基博物馆落下帷幕。据介绍,这是中国第一次在突尼斯也是首次在阿拉伯国家举办文物展。《华夏瑰宝展》作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形象大使”,远涉重洋来到古都迦太基,为突尼斯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在突尼斯掀起了中国文物热。
此次《华夏瑰宝展》是庆祝中突建交45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也是中突建交以来水平最高的文化交流项目。这次展出了自商代至明代中国主要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文物共78件(组)。无论是商周青铜器、秦始皇陵兵俑、汉代金缕玉衣,还是唐三彩、宋瓷、明代金银器,每一件珍品都构思奇巧、工艺精湛,无不凝聚着华夏先民的勤劳和智慧。
展出期间,访问突尼斯的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突尼斯参议院议长卡拉勒参观了展览并题辞祝贺。突尼斯总理加努希等政要通过致函、电话等形式表示祝贺。突方还成立了由外长、文化和遗产保护部长等组成的展览名誉委员会。突尼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对展览进行了多方位报道。参观人数创在突尼斯举办的外国展览之最。
自5月8日展出以来,《华夏瑰宝展》迎来了众多文物爱好者和普通百姓。担任展览解说工作的阿罗夫小姐亲眼目睹了突尼斯民众、外国游客对中国文物的喜爱之情。她告诉记者,在参观人群中,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几岁的儿童;既有突尼斯人,也有西方游客,还有黄皮肤的亚洲人;更令她感动的是还有拄着拐杖的残疾人。
一位名叫萨利赫的帆船教练对记者说,通过参观,他对中国的文明和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观看更多的文物古迹。不少突尼斯文物专家、文物爱好者和普通百姓表示,希望中国到突尼斯举办更多的文物展,让突尼斯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中国驻突尼斯大使李蓓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是积累民间友好的最佳切入口。她说:“《华夏瑰宝展》举办三个月来我不断收到突尼斯朋友对成功举办文物展的祝贺,不断听到人们对华夏古老文明、精湛文物工艺的赞叹。”
李蓓芬说,《华夏瑰宝展》虽然结束了,但其“形象大使”的影响将是长期的,中突两国的文化交流将迈向一个新的起点,将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起到特殊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