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博物馆揭“盖头” 年底开放

南海一号博物馆已拆下脚手架亮出门厅

一名工人站在水晶宫玻璃墙外先饱眼福

羊城晚报记者11日从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十里银滩的建设现场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古沉船——“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博物馆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及布展,明年元旦前有望开门迎客。与此同时,“南海一号”对当地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已开始显现,并呈逐渐升温之势。

建设工程已进入尾声

记者前天在博物馆施工现场看到,脚手架已拆掉,馆外大型施工机械已经撤走,馆体外观那三个巨大的椭圆形在海滩上非常抢眼,工人们正在将馆内施工后拆下的竹木搬出来。进得馆来,记者只能用“震撼”来形容第一次进馆的感觉:规模气势很大、建筑设计很现代。在大家早已熟知的“水晶宫”,安放着从20多海里外打捞出来的宋代沉船,记者看到,这个巨型玻璃展示厅里面满是深深的海蓝色,中间有一些金属和木质的构件凸显出来。在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间突出来的就是装载着“南海一号”的巨大箱子,其周围全是天然海水。在海边,牵引沉船到此安家的临时码头已经拆除,馆外的周边和走道正进行绿化工程。

“主体工程早已完工了,现在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和布展的阶段。”施工现场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明年元旦前应该能建成开放。”

“南海一号”提升了人气

记者在海陵岛看到,过隧道后一直到十里银滩乃至整个海陵岛,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从隧道口直到岛上的主干道迎宾大道,都铺上了改性沥青,路面扩宽了,路两旁装上了崭新的路灯;紫光大酒店对开的海滩原本是“不准游泳区”,如今已建成了“螺州海滨公园”;岛上的道路大都装饰一新,通往南海一号的山路被命名为“宋康大道”;海边的烂尾楼正在开拆,将改造成一个高档房地产项目;大角湾一带多出了几个高层的楼群;在南海一号一侧,一家五星级酒店已经动工……

“博物馆虽然还没有开馆,但今年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明显增多,很多自驾车的游客到这里绕一圈或远远地望一眼也觉得心满意足。”在施工现场,一位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