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网上办天津卫博物馆 自掏腰包搜集文史资料

1903年,一座木浮桥被改建为钢架桥,人称金钢桥;1939年,海河发大水,河水上涨,金钢桥犹如浮桥一般载物渡人;1963年天津遭遇大水,金钢桥又成“浮桥”。1903年的浮桥、1939年的“浮桥”、1963年的“浮桥”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你对天津卫的历史感兴趣,想看看当时的真实影像,欲知其详,请看天津市民戴昆自费办起的公益网站天津卫网(www.022tj.net/tianjin)。

犹太人聚居区是怎么回事?八里台附近的聂公像有什么来历?……这个网站就像是一座网上的城市博物馆,不管是天津建立卫所前后的文史资料,还是1930年代天津城的繁华景象,以及21世纪以来的城市影像,都是这座“博物馆”收藏的对象。

戴昆今年40岁,6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到天津居住,并逐渐爱上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2001年,他办起这个网站,迄今为止,网站已拥有10万注册会员,日浏览量约3000人次。

天津卫网上的文章和图片常被国内外介绍天津的网站引用,其中包括一些权威的档案网站。“中央电视台和央视网也引用过我这个网站上的东西,”戴昆告诉记者。也有不少人通过网络邮箱和网站留言的方式,想从戴昆这里了解天津的文化和历史,他都尽量满足。

为了办好这个网站,戴昆自学网页设计和网站维护等技术,为网站搜集文史资料、整理历史图片,做了大量工作。到现在为止,他自掏腰包已经超过10万元,而整个网站依然完全由他一个人负责管理。

戴昆希望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办好这个“天津卫博物馆”,在天津卫网上设了投稿区。“天津卫网就相当于一本天津字典,是天津人自己写的天津历史。”戴昆说。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