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亚洲首个私人高尔夫博物馆 领略苏格兰风情

你知道最古老的高尔夫球跟鹅的羽毛有何关系?你知道早期打高尔夫的贵族必须穿制服才能上场吗?你见过世界上最老土但又最值钱的高尔夫球包吗?如果你觉得这些问题有点专业,那么来点“常识”:你知道高尔夫的发源地吗?高尔夫球为什么要打18个洞呢?高尔夫的礼仪具体有哪些?

当然,你可能会在搜索引擎轻松擒获答案,不过,还是不如直接到博物馆走一趟更能身临其境地获得正解。日前,被认为是“亚洲第一家”的高尔夫原品的私人博物馆落户深圳。以高尔夫发源地苏格兰作为“诱饵”,你可以品读最原始的文化精髓。

苏格兰最古老的高尔夫藏品来了

“麦克伊万家族最早期从1770年就开始做高尔夫球杆。你可以想象这里的历史文化韵味。”麦克伊万(McEwan)经典高尔夫博物馆(深圳)执行董事侯志宇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高尔夫发源地在苏格兰,今天国内很多高球规则其实就是沿用当年皇家球会的规则,而麦克伊万家族则是行业里的祖师爷。

动辄数百年的历史,与国内兴起不久的高球热似乎过于南辕北辙。记者在展厅看到了带着浓郁的古典韵味和苏格兰风格的油画、海报、古董球杆、古董球、瓷器、球包、罕见书籍等上千件高尔夫相关原物品。据了解,这些展品价值在几千万元,而按照计划,今后还有上万件藏品从苏格兰漂洋过海落户深圳,还将博物馆选址于CBD内凤凰大厦。

“麦克伊万家族早期制作的手工球杆都成为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争相搜罗的对象,位于圣安德鲁斯的皇家古典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的英国高尔夫球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些精美的球杆。”侯志宇告诉记者。

让他遗憾的是,高尔夫发展了20多年,但高尔夫文化在中国停留在肤浅层次,把高尔夫的精髓引入,是这个博物馆会被复制到深圳的初衷。而侯志宇并没有料到这个举动会成为业界“第一个”,因为此前国内并无高尔夫私人博物馆的先例,即使在亚洲也是空白。

据记者观察,私人博物馆的概念正在风生水起,香港已经开出了消防、红酒、雪茄等多种独特主题的私人藏馆,而深圳刚刚起步。在行业专家、深圳高尔夫用品网CEO邹涛看来,这种高尔夫博物馆的诞生,恰恰表现了深圳人在高尚物质生活之余迫切需要精神层面的滋养。

■还有没有

深圳还有中国式高尔夫博物馆

高尔夫不是舶来品吗?中国人自己也有高尔夫?记者日前获悉,一家中国式的高尔夫博物馆在深圳宝安F518创意产业园亮相。据有关人士称:“通过越来越多的史料搜集整理发现,这出身于皇家贵族的运动项目,竟可追溯到唐朝。”

据记者了解,目前主要馆藏的作品包括了唐(五代)三彩捶丸(古代高尔夫)1枚,约为公元900-960年之间,曾入选中国高古瓷50件前10名。同时收藏有赘木捶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制高尔夫球,此外还收有宋代、明代纹胎捶丸,陶瓷、玛瑙捶丸等数十枚。

■看什么看

1据称目前全球就只有两支

这是现存最久的长鼻子球杆之一,1860年由麦克伊万制造,为初期的高尔夫运动击打鹅羽毛球所用,因鹅羽毛球质量较轻,发展到后期用古塔橡胶制球时,长鼻子球杆则向短圆头进化,以求更具打击力。据称目前大英博物馆也藏有一支。

价值:约40万人民币

2鹅羽毛做的,全球就3颗

鹅羽毛球(Feathery),其历史可追溯到1880年,是最早期的高尔夫球,内嵌鹅羽毛,质量轻,配合长鼻子球杆而诞生。据称目前世界上仅有3颗。

价值:25万人民币

3史上第一个高尔夫球包

这个历史上第一个高尔夫球包设计于1895年,很多现代高尔夫球包的设计均来源于此,而今来看,这些古董球包仍具有实用意义。

价值:上万美元

4这些球都几十岁高龄了

看清楚了,这可不是巧克力!他们是1920到1970年之间生产的原包装高尔夫球,由玻璃纸包装,从未拆封。因为开封后作为收藏就不值钱了。

价值:50-1000美金

518世纪打高尔夫要穿制服

这是18世纪的高尔夫专属制服“红外套”。由于当时的高尔夫球场属于公众用地,因此,身着红外套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高尔夫球误伤他人。这件服装的主人是威廉·英格利斯,他于1782年-1784年曾连任爱丁堡高尔夫会所的球队队长。

价值:上万美元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