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再现商周时期金戈铁马

为庆祝国庆60周年,配合9月上旬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走进博物馆”活动,根据老馆“古代艺术”的定位,深圳博物馆筹划组织了《馆藏青铜器展》。 展览已于2009年8月28日开展,作为深圳博物馆老馆改造前的常设展展出。展览地点为深圳博物馆老馆7号展厅。

本次展览共展出馆藏青铜器89件(套),其中一级品9件,包括西周时期的一件“鸟纹铜鼎”、一件“‘虢硕父’铜鬲”、一件“‘虢宫父’铜盘”、春秋时期一件“蟠螭纹鼎”、四件战国时期的“蟠螭纹铜甬钟”、以及东汉时期的一件“重列神人纹镜”。

二级品23件,三级品51件。其中有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文物28件(套)。

据悉,深圳博物馆于各地征集文物5件,商承祚先生亲属捐赠文物7件(套),其余为河南、上海、陕西及湖北鄂州博物馆拨交及社会各界捐赠,还包括各地公安机关移交的文物。

此次展览的青铜器按照用途分为五个单元予以陈列,展品包括食器、酒器、乐器、水器、铜镜、兵器、车马器、货币和度量衡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面貌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五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以食为天”分为两组,分别为“宴飨礼仪”和“淫酒亡国”。分别介绍礼器中最重要的食器和酒器和西周时形成的列鼎列簋制度。

第二单元“黄钟大吕”介绍的是商周时期的乐器。包括钟、钲、铙、铎、鼓等。

第三单元“妆容粉黛”主要介绍商周时期的洗手净面的水器以及铜镜。

第四单元“金戈铁马”主要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兵器和车马器。

第五单元“量资权重”主要展示青铜钱币和度量衡制品。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吸引更多普通市民来博物馆参观并有所收获,最大限度帮助观众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国青铜文化,本次展览在展品解读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与同类展览不同,本次展览并未按常规依照年代顺序排列展品,而是根据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功能划分展览单元。

与此同时,展馆为展品配置详尽的说明、纹饰线图和图示,介绍与特定功能相关的商周历史知识,以及器物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结构与礼乐制度。

记者了解到,在展品解读和背景资料的翔实方面,深圳博物馆举办的馆藏青铜器展为同类展览中较为少见,尤其适合普通市民和大中小学生了解青铜器和商周文明的基本知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