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博物馆预展览迎客近万

10月8日,为期8天的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预展览顺利结束。据统计,此次免费展览共接待观众近万人次,不少观众深受震撼,离开时眼含热泪,一些观众参观后还对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坐落于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内。此次开放的是纪念展厅部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震主题展馆。展馆布设了《唐山·1976》展览,主要展示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震后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此次展览包括劫难篇、救灾篇、自强篇、复建篇和启示篇等,共展出照片近400幅,实物近300件。“十一”长假期间,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进行了为期8天的预展览,展馆免费对外开放,观众凭有效证件即可入馆参观。此次预展览是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展览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展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正式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记者采访的参观人员中,讲的最多的词就是“真实”和“震撼”。在石家庄工作的王先生“十一”期间来唐山出差,听说地震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消息后,就和朋友们特意赶来这里。王先生说,“参观了地震博物馆之后,第一感觉就是震撼,震撼于唐山大地震的惨烈,震撼于唐山人民的顽强。这次展览办得很成功,特别人性化,让我对唐山大地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唐山的刘成庭老先生已是第二次来到博物馆,他说,这次展览非常真实,看到那些展品和简易房,就像是回到了当年。

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博物馆每天只开放4个小时,但群众热情高涨,每天都有千余人前来参观。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展览期间共接待近万名观众,“一家人一起来的比较多,大家扶老携幼,老人来这里重温历史,年轻人来这里接受教育。”

除了每天两次的正常讲解之外,还有不少参观团慕名而来,“只要观众提出要求,我们会为他们免费重新讲解。”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参观团的人员多是外地来唐游客,还有当年参与抗震救灾的老同志,这次特意赶来重新感悟那段历史。据了解,一些观众参观后还对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记者采访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来这里参观的老人很多都是眼含热泪离开的,“他们说这里逼真的场景让他们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想到了逝去的亲人,以至于心绪难平。”

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地震博物馆共分两个展厅,此次预展览只是开放了纪念展厅,科普展厅正在建设之中,在不远的将来也将对公众开放,“到时两个展厅能连接起来,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地震危害和避震知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