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要求大英博物馆借回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埃及方面表示,在从法国卢浮宫成功追回失窃文物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正趁热打铁,向英国提出希望大英博物馆能把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借给埃及。

卢浮宫决定归还埃及的文物是来自古埃及第九王朝时期一处法老陵墓中的壁画残件。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曾威胁断绝同法国卢浮宫的关系,直至其归还埃及失窃文物。埃及这个决定将影响埃及与卢浮宫一同举办的会议,以及卢浮宫在开罗以南一个法老墓地的发掘工作。

扎希·哈瓦斯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法国归还这些文物将“警告每家博物馆不要购买偷来的文物。”而目前,扎希·哈瓦斯希望大英博物馆能把罗塞塔石碑借给埃及。他说:“我不希望大英博物馆所有的埃及文物都回归,只要那些独特的文物回归即可。”

据了解,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国军人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扎希·哈瓦斯也清楚追回罗萨塔石碑同从法国卢浮宫追回法老陵墓中的壁画残件是两回事。不过他仍表示,“它的起源地是埃及。我们会给大英博物馆同样重要的一件文物。”他还承诺,当埃及大博物馆2013年开馆后,就会把罗塞塔石碑归还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一名发言人说,该馆同埃及方面保持有“良好关系”,答应会考虑扎希·哈瓦斯先生的请求。

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高1.14米,宽0.73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