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人物馆即将开馆

昨天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上午9时许,记者获悉,即将举行开馆仪式的新四军纪念馆人物馆对新近获赠的三套将帅服布展完毕。记者随即赶到新四军纪念馆,亲眼目睹了这三套来之不易的将帅服。

在即将开馆的新四军纪念馆人物馆内,“将帅风采”部分中的一个立式半圆型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四套军装,上装均挂在衣架上,帽子和下装摆放在上装的下方。靠前的是两套海蓝色的军装,领口为西装式的大翻领,胸前有双排六粒金黄色纽扣,肩膀上镶着金色的肩章,上衣的领子和袖口上手工绣着金色的麦穗和五星。两侧稍后的是各一套松枝绿上将服,都是87式。“海蓝色军服是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定制的将帅礼服,又称55式将帅服,靠左的是元帅服,靠右的是少将服。左侧的松枝绿冬装上将服是3月份洪学智上将家人捐赠给纪念馆的,右侧的夏装上将服是周克玉上将本人于国庆节前捐赠的。”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国栋这样介绍。

记者首先细细打量一番两套海蓝色将帅服。从整体上看,元帅服和将军服的做工和用料基本一致,只是元帅服的肩章比将军服多了一颗国徽,袖口上多了一颗五星。据介绍,1955年的军装,基本样式都是仿苏式制作的。由于建国初期,国内制作工艺有限,将帅服上用的部分材料,还是专门从缅甸进口的。“周克玉上将为更好地发挥新四军人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目前难以征集将帅服这一特殊困难,专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物资研究部协商联系制作的。为了制作这两套军装,总后勤部专门找到几位70多岁的老服装工人,按照当年的制作工艺,纯手工制作。军装袖口上的金色麦穗,更是老工匠们一针一线锈出来的,十分珍贵。”孙国栋说。

87式上将服和和55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领口变成小翻领,胸前纽扣变成单排扣,显得简洁大方。记者看到,洪学智上将服肩章上的四颗金星,由于经时历久,已经开始逐渐氧化。

“为了给人物馆开馆增辉,新四军纪念馆付出很大的艰辛,终于征集来这些将帅服。”孙国栋告诉记者,早在两年前,新四军纪念馆就考虑征集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军们的制服。但直到今年初,征集将军服的工作仍没有进展,纪念馆只得考虑外借或仿制将军服。经和国内一些军服厂联系,复制将军服价格昂贵且质量得不到保证。3月,洪学智上将的夫人张文得知新四军纪念馆征集将军服时,决定捐赠一套洪老的上将冬装。周克玉上将获悉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总后勤部军需物资研究部,完全按照当年制作将帅服的模式,制作元帅服、少将服各一套,并将自己的一套夏装上将服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