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两翼”打造苏州河博物馆长廊

21.5公里河岸线上有2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还有37处被认定为具有保留价值的公寓、里弄建筑以及仓库——

普陀区内长达21.5公里的苏州河岸线上,留有2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还有37处被认定为具有保留价值的公寓、里弄建筑以及仓库,记录着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足迹。如今,这批丰富的城市遗产正在被积极地保护并开发,并将逐渐被连接为“苏州河博物馆长廊”。记者在昨天的“迎世博・苏州河休闲文化发展论坛”上获悉,《苏州河博物馆长廊规划》(下文简称《规划》)业已出炉,苏州河普陀段将按“一核两翼”的布局建设上海最“长”的博物馆链。

据了解,苏州河沿岸是上海博物馆最集中的区域,其博物馆资源主要集中在位于苏州河南岸的长寿地区和苏州河北岸的长风生态商务区。《规划》设计了“一核两翼”的布局,将岸线上若干个自成体系的博物馆群落构成长廊。

苏州河普陀段中部自曹杨路至真北路的6个河湾将成为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核心区,打造“一苑三园十馆”。“一苑”——苏州河博物苑,将出现在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滨河绿地,成为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标志。“三园”由长风公园、工业遗址博览园、苏州河湾主题文化园构成,“十馆”则是指长风生态商务区内目前正在建或待建的十座博物馆、展示馆、收藏馆、艺术馆等。

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东翼——

苏州河普陀段中东部自长寿路到武宁路之间的10个河湾上,将出现“一街三园九馆”。“一街”,即澳门路博物馆历史风情街,是上海博物馆最集中的街区之一。东翼还将沿苏州河由东往西打造、完善三座博物馆博览园——M50创意园、中德展示园和梦清园。“九馆”将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反映苏州河历史变迁、自然水文的上海苏州河展示中心和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二是展现苏州河沿岸工业文明成就的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上海印钞博物馆等;三是再现苏州河畔红色光辉的沪西革命史陈列馆和顾正红纪念馆。

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建设中,西翼将是最充满想象力的地方。记者了解到,普陀区将在苏州河普陀段自真北路到祁连山路的2个河湾中预留大片博物馆“阳光片区”,为博物馆长廊的远期建设预留空间。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高小玫出席了昨天的论坛。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