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博物馆获赠明地契

“民丰村自发捐赠了这么宝贵的一批文物,是北仑博物馆的一大收获,其中这张明嘉靖年间的地契经历了近450年的历史变迁,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可能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内发现的最早的纸质地契原件,就是在国内来说也属于较早的。”昨日,北仑博物馆馆长冯毅在春晓镇民丰村周家祠堂内的文物捐赠仪式上向记者介绍。

近日,北仑区春晓镇民丰村在整理村资料时发现了清代宗谱60余本、明清地契一批。民丰村原名上周岙,村里以周姓为主。据民丰村(周氏)家谱记载,民丰村周氏祖先约在宋末元初之间,从鄞南茅山迁居于此,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民丰村的宗谱是村民们用生命奋力挽救下来的,才得以躲过了抗日战争、文革等时期。”民丰村老村民周永根回忆,村民们将这些宗谱装到箱子里藏在宗祠的房梁顶上,“不用梯子是拿不下来的,也不容易被发现,才能保存到现在”。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好先人留下来的这笔财富,经过民丰村村民委员会讨论后决定,将民丰村卷宗捐赠于北仑博物馆收藏。

据冯毅介绍,民丰村周氏宗谱分为周氏总谱和村内各族支谱,以康熙、乾隆年间为多,也有清晚期和民国编制的族谱。宗谱记载祖先、世系、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相关内容。民丰村捐赠的地契从明代到民国横跨近400年,有白契(民间私立,未缴纳契税)也有红契(也叫官契,缴纳契税,法律承认)。“地契反映了当时的土地管理和交易制度,尤其是这张嘉靖39年的地契非常珍贵,这是一张白契,上面写明某某因为缺钱所以转让,转让的价格是二两银子,地理位置、中间人都有注明,应该说这是一张完整的地契。”

冯毅认为,民丰村发现的这批宗谱和地契详细地记载了该村的发展变迁,为研究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素材。“这批文物我们要好好整理研究,珍贵的、有价值的需要修复,并将补充到北仑博物馆的固定陈列中,并适时向市民开放参观。”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