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馆荒芜10年本周开馆

修建完毕却闲置荒废长达10年的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将在11月13日建成向业界开馆,并于明年正式向公众开放。记者昨日率先探营一睹为快,1000多件辗转“归来”的珍稀文物似乎在诉说着华侨漂洋过海、归国回乡的坎坷历程。

12米红头船搬上展厅

在越秀区二沙岛上,有一座造型十分独特的建筑,它东临广东美术馆,南邻星海音乐厅,建筑面积达4185平方米。该建筑是少有的方圆结合体。这就是10年前修建完工却闲置了长达10年的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展馆。

据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王明惠介绍,展馆建筑以方圆组成结合体,喻意天圆地方,四海一家。走进展馆,趟栊门、万字窗格让记者似乎恍入旧时西关。王馆长告诉记者,这两件陈设“昭示海外侨胞念祖思乡之情”。

步入展馆中庭,一艘12米长、4米宽的红头船,几乎是按照1∶1比例再现了华人华侨出洋时背井离乡的场景。因为是在馆内造船,梅州一家古建筑公司耗时数月才完成。

逾千件实物辗转“回国”

位于二楼的展厅是一个“侨乡大宅院”,厚重的松木对开叩门后,是1000多件珍稀实物的展区。目前已完成的有“移民海外”、“艰苦创业”、“传承文化”三部分主题展,另外三部分主题将在明年正式向公众开放前完成。

据介绍,现在2000多万粤籍华侨华人分布在16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国内首个省级华侨博物馆,展馆内的1000多件实物辗转来自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每件实物都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中既有华侨先辈出洋时的出国证件、卖身契约,也有一些反映历代华侨先辈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结婚证、生活器物、节庆用品等。

记者在馆内还看到了由杨咏曦先生捐赠的17枚国内罕见的“近代南洋华侨使用的陶瓷代用币” (即“猪仔钱”)。王馆长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也仅藏4枚。

明年将向公众开放

展馆还展出了1970年的美国邮票打印机、1952年的美国金山和记老铺三月特价广告、美国春节时华人巡游时穿的戏服……众多宝贝中,记者寻到了一个距今近百年还能“唱”的加拿大产留声机,王明惠介绍说,这台转速为78转的留声机是侨胞黄锦标先生无偿捐赠的。是当时经济富裕的华侨家庭才能使用的,即使是现在放上30年代的唱片,歌声依然悦耳清晰。

据王明惠透露,博物馆于1996年动工,1999年整体建成,后因土地转让金、工程款等资金问题,只通过了部分验收,之后一直空置。华侨博物馆开馆总投资逾9000万元。馆内实物主要通过向海内外文物征集及华侨捐赠方式。建馆以来,得到了泰国谢慧如、香港台山商会等海内外侨胞捐助的资金数千万。博物馆11月13日建成向华侨团体等业界开馆,明年向公众开放。

■藏品解码

猪仔钱

猪仔钱,是近代南洋华侨使用的代用币,种植园主、矿场主支付给契约华工工薪时所用,多为瓷制,有圆形、正方形等,只能在雇主的种植园或企业中流通,是雇主控制和束缚华工的工具。

侨批

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 回国内的汇款,其中绝大部分附有家书。馆内最古老的侨批为晚清时期。广东侨批有“宣纸、小楷、印有字号”特点,其中还有孩子手掌大小的迷你侨批,十分罕见。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