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记录北京历史 传播爱国主义

2日的北京气温很低,寒意逼人,但首都博物馆的展厅内依然聚集了不少从各处赶来参观的人们。在“澳门特别行政区10周年成就展”展厅里,壮观的大三巴牌坊模型、盛开的金莲花造型、别致的多媒体三维莲花池渲染出浓郁的澳门风情。

北京市民于东海早饭后就来到首都博物馆观看“澳门特别行政区10周年成就展”。他告诉记者,澳门回归前后,他因各种原因两次到澳门,一次是在1992年,另一次是在2003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澳门的变化之大。“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和齐备,整个澳门焕发出令人振奋的生机和活力。”

于东海说,他家就住在首博附近,首博是他最喜欢的去处,在这里他不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思想上也时不时地得到新的启发。

首都博物馆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白云路北口,是一座记录北京历史、收藏北京记忆的艺术殿堂。作为一座拥有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首博不仅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的基地,也是面向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

从首博北广场拾阶而上,进入馆内,观众便会置身于一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挑高34米的礼仪大厅。在礼仪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楼,这是目前首博馆藏最大的单体文物——景德街牌楼,4柱3间7楼,最早曾矗立于历代帝王庙前,被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北京最为壮美的牌楼。大厅的西侧是方形展厅,东侧是椭圆形展厅,一方一圆,隐喻着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和哲学思想。大厅充分利用了从楼顶玻璃射入的自然光,明丽古朴的中式牌楼、翠色的下沉式竹林庭院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展览陈列以北京地区出土的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了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成功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了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陈列。展览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位于方厅五层《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