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首相小泉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再次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悲惨,谨向遭受侵略而死难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
近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来到北京西南的卢沟桥畔,向中国抗日英烈群雕鞠躬、默哀、敬献花圈,并发表了上述反省侵华历史的讲话。
来华进行一天工作访问的小泉首相,今天上午抵京后首先来到宛平城,参观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遗址——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正午时分,通过中方人员肃穆庄严的解说,历尽沧桑的卢沟桥向小泉展示了过去那段沉重的历史画卷……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拒绝后,向宛平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历史上损失最大、最为惨烈的民族解放战争由此开始。
今年以来,围绕教科书等问题,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出现一系列消极动向。特别是八月十三日,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韩等亚洲受害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反对。中日关系受到严重伤害。
迫于国内外压力,小泉表示,日本承认侵略历史,对此深表反省。但日方如何以实际行动体现这些表态,中国和其他亚洲各国人民一直高度关注。今天,小泉把参观卢沟桥作为访华的第一项行程安排,意味深长。
十二时五分,小泉来到卢沟桥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实的纪念馆,每年有六十多万中外人士前来参观凭吊。自一九八七年纪念馆建成以来,参观总人数超过一千三百万。
步入纪念馆大厅,小泉向题为“血肉长城”的抗日军民巨幅浮雕敬献花圈。古铜色的浮雕长二十四米、高六米,气势雄伟。
小泉随花圈缓缓走到雕像前,鞠躬、默哀。
花圈缎带上用中文写着:“祈求永久和平世代友好”。
在纪念馆馆长陈启刚的引导下,小泉依次参观了展现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史实的综合厅,日军暴行厅和人民战争厅。图表、档案、实物,枪炮、刺刀、血衣,展现出日军在华的种种暴行。
在“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强征劳工、慰安妇、七三一细菌部队等展台前,小泉止住了脚步,仔细听取陈启刚馆长的介绍。
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对中国进行长达十四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万人,财产损失达六千亿美元。
自始至终,小泉表情严肃。
参观完毕,小泉提笔写下“忠恕”二字。据他本人介绍,这两个字源出中国《论语》。“忠”者,诚心诚意; “恕”者,充分尊重对方感情。
站在历史发生地,面对历史遗迹,小泉表示,日本应该深刻反省过去的那段历史,决不能再次发动战争,这才是对战争惨祸中倒下者的最好慰藉。
小泉说:“作为日本首相,今后我将为发展日中友好竭尽全力。”
小泉离去后,几位当地居民说,欢迎小泉今天的反省和道歉,同时强调日方今后应真心诚意地履行这些表态,以实际行动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历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