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千年古钟今后安家何处

为探索千年古钟的来历,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古钟现在的栖身之所——沈阳市故宫博物院。

千年仍作绝响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的引导下,我们找到了现位于故宫东北角的这座“盛京定更钟”。钟的名称,是依据功能而定的。佟悦介绍,大钟当时在沈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用:一是打更,二是传事。过去沈阳人计时,白天用沙漏,晚上则凭钟声。乾隆帝东巡盛京,曾作过《闻钟声》诗,记述听到夜间钟鸣的感触。此外,朝廷每逢昭告天下大事,如击溃外敌、皇后生子等,都要鸣钟击鼓,传各方大臣到大政殿前的广场议事。

记者看到,这座千年古钟厚重敦实,通体青色,高125厘米、口径120厘米、厚12厘米、重3000公斤。

用手指轻弹,钟身发出清脆悠扬的回声。虽说古钟只是青铜材质,但铸造工艺独特,曾有金属铸造专家以同样的金属按比例制成小钟,但制成的钟始终无法发出如此清扬的乐声。

罕王迁钟沈阳

佟悦研究员介绍,这座大钟学名叫金代交龙钮大钟,始铸于辽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文物。

该钟铸成后,最早安放在河北的觉道寺中,后大钟被火烧毁,金代天德三年(1151年)又重铸。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5月,刚刚占领辽东地区不久的老罕王努尔哈赤外出巡查,行至鞍山附近时,正遇到有人把这口钟从盖州运往辽阳。他听说这钟是五百多年前女真人建立的金朝铸造的,认为这是本国祖先的遗物,还特意给运钟的人封了官。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后金迁都时,铜钟来到沈阳。清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建盛京钟、鼓楼,将铜钟悬挂于钟楼之上,成为盛京定更鸣钟。当时钟楼位于如今朝阳街与中街路十字路口,上有重檐亭阁、垛口,下设拱形门洞,可以通车,与设立在正阳街与中街路十字路口的鼓楼遥相呼应,成为盛京方城内一大景观。

300年后的1930年,当时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为疏导沈阳城内交通,钟楼被拆除,楼上的大钟也被移入当年的沈阳博物馆(现沈阳故宫博物院)。

古钟安身何处

不少的“老沈阳”也对当年的大钟留有记忆,家住故宫附近的王顺小时听母亲讲过钟楼的事:“以前这里的公交车站都叫钟楼,指的就是这块地方。我母亲曾说,当年这钟一敲响,满沈阳城都能听见。”

如今,这口大钟锈迹斑驳,钟上铭文也日渐模糊,故宫博物院正在研究为大钟建新“家”。“大钟不能用全封闭的方式保存,因为夏天的水汽会腐蚀青铜钟体,使之生锈。最好是建一个遮风挡雨的亭子保护。”佟悦说。

赵琛委员建议,在沈阳另择一址,重修钟楼,传承文化,这样“人们才不至于无所敬仰而浅薄,古迹古物也不会因身后空虚而孤单”。

根据知情者的指引,记者在中街路老边饺子旁的十字路口找到了钟楼的原址。在这条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只见车水马龙,游人穿梭不息,若想在这个原址复建钟楼,交通问题恐怕不得不考虑在内。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