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县小长山乡筹建海岛首个民俗博物馆

您见过过去渔家“把船”用的钩子吗?您见过从前渔民抓蟹用的灯吗?您见过渔家妇女纳鞋底儿用的线槌儿吗……当一件件海岛的“老物件”展现在记者面前时,一幅精美的渔家生产生活画卷展现在记者面前。从去年开始,长海县小长山乡开始陆续收集留存于民间的古旧渔家生产生活器具,并以此作为展品,筹建海岛首个渔家民俗博物馆,充实该乡打造“黄海海钓第一岛”的文化底蕴,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据该乡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海岛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本延续了千百年的渔家传统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革,少量留存在民间的古旧渔家生活生产器具正不断流失和破坏,其中绝大多数物品为不可再生,它们记载了海岛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凝结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收藏价值。2009年,小长山乡开始委派专人对渔家古旧器具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首先确定老渔村的具体范围和位置,然后上门挨家挨户地进行收集和收购,同时鼓励当地居民自愿捐献。截至目前,小长山乡已收集和保存渔家古旧器具达100余件,其中包括渔家生活器具、渔事生产器具、古旧家具装饰等几大类别,基本上涵盖了海岛先民生活上方方面面的物件。同时,该乡还建立了收藏者名单档案,随时保持与收藏者的联系和合作,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收集的实物进行拍照记录,待日后条件具备再收购。

小长山乡党委书记李宝文告诉记者:收集渔家古旧器具不仅是对旅游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对渔家文化的自发保护和发扬。小长山乡未来将对收集到的物品按先民居家生活的摆布格局进行复制陈放,营造一个古朴自然、具有生活气息,兼参观、体验、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小型渔家民俗博物馆,适应小长山乡打造“海钓岛”旅游项目的需要,突出海岛渔家民俗文化,将具有代表渔家文化的物品展现给游客,让游客更加具体地了解渔家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