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画家作品选入汶川博物馆 《多难兴邦》将赴川

许志广心系汶川,他身后是自己创作的《多难兴邦》国画。 刘奎宁 摄

“您创作的《多难兴邦———温总理和孩子们在一起》国画,准备无偿捐赠给汶川博物馆,我们非常感谢您的义举,同意接受捐赠和陈列。”昨日,家住思明区龙虎山路的画家许志广先生,收到了汶川县文物管理所的邀请函,感激他义举的同时还邀请他赴川参加汶川博物馆的开馆仪式。 据悉,这是到目前为止,汶川博物馆将收藏我市艺术家的第一份书画作品。

两昼夜完成创作

近日,记者来到许志广家中,就看到墙上的一幅用六尺长的宣纸画成的国画《多难兴邦》。许志广告诉记者,自己对这幅画很满意,于是就把它挂起来,这样可以天天看到。

“从起稿到完成,我用了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许志广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情时时刻刻牵挂着他的心,每天都怀着悲痛的心情。当他看到温家宝总理走进一所帐篷小学,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时,自己的创作激情一下被点燃了,连夜拿起画笔进行创作。

在创作两昼夜中,许志广反复构思着要如何表现主题。他告诉记者:“都数不清收集了多少有关地震的报纸和杂志图片,还有的从网络上下载下来的照片。我当时想直接用现场的画面来创作,画面就是温总理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但是我马上又自我否定了,因为我心中汹涌的感情告诉我:要表现的绝对不仅仅只有这样。”

在反复思考后,他决定用“纪念碑”形式的手法表现。“在这幅图中,温总理就像丰碑的主体,在总理的左右臂弯呵护下,两名孩子是纪念碑的基座,体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许志广说,因为温总理写下四个大字时,是面对孩子们的,所以在他的画中,也通过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代表震区所有的孩子。“总理表情凝重望向远方,在他的呵护下,画中的孩子虽然受到惊吓,但是他们倔强的嘴唇在传达一个强烈的信息———在大灾难面前我们是坚强的,是刚毅的。”

将被汶川博物馆永久陈列

当这幅作品问世后,就立刻受到了艺术界和媒体界的关注。在黑龙江省举办的建国60周年书画大展上,这幅作品获得了金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该作品也多次走进各大艺术展览的展板上,也受到了艺术界专家的认可。

据悉,该作品经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相关部门的推荐后,被汶川博物馆认定符合馆藏标准,达到了馆藏的级别。许志广听到这一消息感到十分欣慰,并愿意无偿捐献给该博物馆。2010年汶川地震2周年祭的时候,许志广将带着这幅原稿赴川,并亲手将《多难兴邦》国画赠送给汶川博物馆。

许志广今年63岁,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相纸融雕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是一位集摄影、诗、书、画、印于一身,艺术素养综合全面的著名艺术家。近年来,由于其作品笔墨创新、色彩凝重、风格独特、内涵深邃、贴近时代而得到国内外艺术传媒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