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新馆有望十一开放

昨天,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备受关注的省博物馆新馆,目前外饰工程已经结束,现正进行内部装饰,预计10月1日将免费对外开放。另据了解,省博物馆新馆展览的数千件珍贵文物中,包公头盖骨及曹操家族墓出土的银缕玉衣等一批珍贵文物都将集中亮相。而且,为了展示安徽特色,一座徽州古民宅将被整体搬迁到该馆“徽州古建筑陈列”展区。

看点一:曹操家族“银缕玉衣”

昨天,省博物馆朱良剑馆长首次就新馆陈列规划接受记者采访。据朱馆长介绍,他们将从多方面综合展示安徽历史文化亮点。陈列分为两大块:基本陈列和特色陈列。基本陈列包括五部分,它们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将安徽分为“史前”、“夏商周”、“汉魏晋”及“隋唐宋”和“元明清”几大板块。安徽史前文化独具特色,距今240万年前的繁昌人字洞和距今7000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等将在陈列中集中体现。为展示汉代及魏朝的历史文化,2006年发掘出土的“六安王陵”及80年代初亳州曹操家族墓出土的“银缕玉衣”也将在这里集中亮相。

看点二:包公头盖骨将首次展出

朱馆长说,在“隋唐宋时期的安徽”板块,为了展现安徽及合肥特色,在历史上极具盛名的包公将“盛装”出场。不仅将当年包公墓出土的木偶、墓碑及墓志进行展示,而且自发掘出土,一直珍藏在省博内的包公头盖骨也将首次亮相。据当年参与发掘包公墓的一位老考古专家介绍,当年包公墓出土了包括包公头盖骨在内的大量的包公尸骨。一部分给包公后裔异地埋葬了,一部分在省博珍藏至今。

看点三:高科技复制古沉船

“此次省博新馆展览的文物有数千件,这些文物除了我们馆藏外,很多都要从外地借调或复制。”朱馆长告诉记者,为展现唐宋时期的安徽文化,隋唐大运河将是展现这一历史的重点。他们除了要展示大运河安徽段出土的各大名窑瓷器,而且淮北柳孜码头出土的古沉船也将被搬到省博新馆。不过此次“搬”不是真搬,而是利用高科技进行“复制”。这种复制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复制,比如我们陈列一条古沉船,但我们只要复制它的三分之一,其余部分则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进行复原,让原本只有三分之一的船看起来和一条船没有任何区别。另外,全省17个市的部分国宝级文物也将进行复制,如曹操家族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就是必须要复制的文物之一。

看点四:徽州古民居整体迁来

除了基本陈列,新馆还有四大特色陈列:馆藏珍品陈列、新安画派陈列、文房四宝陈列及徽州古建筑陈列。朱馆长表示尤其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在省博老馆展览的这些徽州古建筑陈列的基础上,他们还将整体搬迁一座徽州古民宅。目前这座古民宅已经觅得且已谈妥,是徽州一清代名为胡仁镜的家宅,是当地的县保单位,前后两进,雕刻和做工虽算不上异常精美,但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朱馆长表示,为了力争2010年10月1日博物馆新馆能开门纳客,年后他们就将对该古民居进行拆除搬迁。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