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农民工博物馆樊建川发出征集令

继对外公布两年内将新建18座博物馆后,6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通过微博发出首张文物征集令,称自己特别想建一个农民工博物馆,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他们“洗尽泥巴当工人”的时代变迁,但是缺实物、资料、照片、故事等,希望有心的朋友帮忙完成愿望。此文一出,立即得到众多网友力挺,网友“独毒句”更是主动表示自己有一根“棒棒军”的抬杠,愿免费捐赠。

建农民工博物馆想收集实物藏品

据了解,目前建川博物馆收藏到的农民工实物藏品包括有暂住证、务工证明以及农民工工资表、务农工具等,其他就是一些图片和资料。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农民流动到城市打工。头10年,主要是到乡镇企业打工,但是规模不大。1988年前后人数开始猛增。到1992年之后,农民流动到沿海和大城市打工成为一股巨大潮流。2003年取消收容遣返制度之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就越来越多。没有什么展品能像暂住证一样体现这一时期的特色,事实上,博物馆收到的捐赠品,最多的就是暂住证。

网上发出征集令得到“棒棒军”抬杠

6日上午8时45分,樊建川通过自己的微博发出征集令,他说自己准备筹建的是全国第一个农民工博物馆,因此所需要的文物最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比如最早一批南下打工农民工的照片、第一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证、农民工上春晚的道具等。关于博物馆未来的设想,他表示要全面反映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不仅仅是其阳光的一面,同时被侵权的酸楚也要得到体现,要专设展厅展示一些重大的维权事件的申诉书、判决书等原始材料。

博文一出,立即引来不少网友跟帖,网友“独毒句”更是主动表示,自己有一根“棒棒军”的抬杠,可以免费捐赠。网友“xfeihu”表示,除实物外,应尽量寻找影像资料。“阿甘骑士”认为,农民工博物馆的文物收藏该从明代的流民群体开始。网友“bearcat0311”觉得安全帽应该首当其冲。

特别提醒

农民工博物馆征集文物包括实物、资料、照片、故事等,或喜悦、或痛苦、或悲伤,你可以拨打电话88258962或与本报联系。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