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富春山居图》“团圆”浙江一直在努力

正在浙博武林分馆展出的《剩山图》卷(部分)。 新华社

现在,《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正在西湖文化广场浙博武林分馆展出。在它向世人展现艺术魅力的背后,是浙江人54年来精心呵护的心血。

《剩山图》卷1956年来到浙博后,一直享受着“掌上明珠”的待遇。在浙博,它就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为了妥善珍藏,《剩山图》卷公开亮相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每次也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直到设施一流的武林分馆建成,它才首次进行长期展示。

而浙江社会各界也一直在为《富春山居图》早日合璧展出,做着各种努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何水法提交了《关于<富春山居图>合璧故里展出的提案》。他倡议“成立相关机构,向浙江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商借《富春山居图》真迹,于今年在作品诞生地富阳进行合璧展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无用师》卷(部分)。 新华社

昨天在电视机前听到温总理的一席话,何水法异常激动。“真没想到,这个事情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其实《富春山居图》的团圆大家已经关注了好多年,因为它太有名了。”

何水法曾在浙博看到过《剩山图》卷,并细细研究了画面上的景致,“有庙山、春明村等景致,就是富春江岸的秀美风景。”但几次前往台湾,他都没有机会看到《无用师》卷,颇为遗憾。“作为一个艺术家,能够看到这件传世名作合璧展出,是我的心愿。想到今年正好是作品创作660周年,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契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以前好,两岸的沟通和合作也越来越多,希望能够早日达成这个心愿。”

而作为这些年来《富春山居图》的呵护者,浙江博物馆也做出了多年努力。2002年,浙博常务副馆长陈浩上任后,专门写信给当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石守谦探讨此事,但结果“如石沉大海,最后不了了之。”情况在2008年周功鑫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后发生了改变。“针对此事,我和周功鑫已经有了近两年的书信往来,去年,台北故宫还派专人来浙博洽谈过。”陈浩说,“温总理也在关注这件事,让我们大受鼓舞。我们要更加努力,为推动两岸双向文化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