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十二五”重点实现三大突破

根据四川省巴中市委将南龛山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打造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文化纪念园区的构想,“十二五”期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将努力把自己建设成藏品丰富、配套设施完善、人才基本齐备、管理水平先进、拥有多种功能、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博物馆,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振兴老区经济和“三大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

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规范,“十二五”期间该馆将重点从基础设施与综合管理、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实现突破发展。在基础设施与综合管理方面: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打造馆区环境,努力建成国家AAAA级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和“生态红色旅游示范区”; 修建多功能数字放映厅、文物研究与修复中心;扩建红军石刻园;修建观众服务部;改造围墙;改建东、南、北大门;改造陈列大楼窗户;修建公共厕所;培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5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5人;筹建文博培训中心。在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征集不同品类文物,修复馆藏部分残缺破损文物,添置文物保存柜架和恒温除湿等设施设备,规范、科学收藏与保护文物;围绕“文化兴馆”构想,深入挖掘整理巴中历史文化、川陕苏区红色文化,鼓励职工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办好学术研究刊物,以课题等多种形式为载体,整理出版学术研究文集;建立学术研究专项奖励基金,对个人出版学术专著、在省级或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学术研究文章实行奖励;大规模开展馆藏文物整理研究工作,促使馆藏文物资源转化为现实可利用资源,奠定开发利用基础;建设学术机构,发挥学术委员会的特殊价值功能,引导其学术化、文化化、权威化、道德化。在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方面:提升陈列展览水平,高质量完成《川陕壮歌》基本陈列改造任务,配合国家、省、市各级需要积极办好临时展览;成立民俗陈列馆;深化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举办临时展览走进社区、校园和企业等,把博物馆办到百姓家门口;在新闻媒体上举办川陕苏区历史连续专题讲座,使更多的公众了解川陕苏区历史;围绕社会主题精神,结合该馆实际,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推动博物馆社会服务发展;开展观众问卷调查及统计与分析,及时了解观众结构、心理和取向新变化,以便更好地服务观众。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