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向市民开放 恐龙的坏蛋这样复原
本月底前,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标本破例向市民开放,想目睹专家如何修复恐龙蛋化石,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昨天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省地质博物馆特意组织了这次展览活动。
●复原恐龙蛋是个细致活儿
昨天上午,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修复室内,标本修理师吴红伟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用小刀在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椭圆形石头上,细心地刮来刮去。一些小朋友跟着家长在室内参观。“知道这石头是什么吗?”省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笑着问一个正在参观的小朋友。“恐龙蛋。”小家伙大声回答。
记者在现场看到,吴红伟面前的石头被放置在一个半圆底座上,上面有24个恐龙蛋,分为12堆,每堆两个。“恐龙是双输卵管动物,一次产两个蛋,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吴红伟解释,恐龙蛋的大小是不一样的,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直径有61厘米,最小的直径也有35厘米。
除了小刀外,吴师傅的身边还放有小刷子、502胶水等。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对恐龙蛋进行初步复原。
●展览的还有其他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修复室内放着很多木头架,各式各样的骨头化石在架子上摆得满当当。
有些化石已经修复完成贴上了标签,标注有背椎、肠骨、肋骨、颈骨、额骨、耻骨、坐骨、腓骨……其中一块腓骨竟然有碗口粗,工作人员说,这是巨型恐龙的骨头。
除了恐龙,古生物修复室内还有不少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在一个架子上,记者就看到了大唇犀牛头、象头和鹿头的化石。
还有一些大块的东西,都被石膏包裹着放在架子上。吴红伟说,这是还没有开始修复的化石。“所有刚出土的化石,都需要用石膏包起来,避免在运输途中碰坏”。
●免费展览将持续到本月底
“平时,古生物标本并不对外开放,这次是破例。”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说,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本月底,主要是配合世界地球日活动,向青少年普及地质知识。
当然,除了在古生物修复室看专家修复古生物化石外,前来参观的市民,还可以欣赏省地质博物馆的其他馆藏。其中有亚洲体腔最大最重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恐龙,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
免费开放时间为周二~周日9:00~16:30(15:30停止入场)。
乘车路线:郑州市民乘26、916、43、K115、47路公交车至黄河东路或农业东路即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