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为部队题字

4月23日上午,带着对广大部队官兵的亲切问候,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再一次走进了有着“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和“雪域神鹰”美誉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院务委员李大跃、著名书画家梅凯携同工作人员前往部队驻地开展此次文物展览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丰富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普及文物基本知识,学习英雄部队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建立深厚的军地友谊。

为了让此次展览更加贴近军营生活,我们带去的50件馆藏精品文物中,有15件为战国、西汉青铜兵器,15件为革命文物,此外还有20件为工艺美术类文物、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等。展览不仅以展板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四位川籍元帅、红军长征过四川以及“5.12”抗震救灾的内容;还为广大官兵带去了300份四川博物院自主编辑的《守望》报刊,让官兵们对我院社教活动的开展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官兵来自全国各地,通过参观,他们对四川的历史文化和四川博物院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书画捐赠仪式。在捐赠仪式上,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说道,陆航团高标准地完成了抗震救灾、支援奥运、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战士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今天能够来到这个英雄部队,我们倍感荣幸。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博物馆,有近30万件的馆藏文物,这次展览的文物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近年来响应党中央送文化到基层的号召,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办馆理念,不断深入社区、学校、部队开展活动,同时也欢迎部队官兵有时间来四川博物院看看。讲话结束后,魏院长为部队官兵送上了一幅亲自挥毫的《浩气长存》书法作品及200余册图书,表达对四川博物院职工对子弟兵的崇高敬意。

此次随行的著名画家梅凯先生也为官兵们捐赠了他精心绘制的巨幅画作《英雄无悔》,表达对英雄的缅怀和致意。梅凯先生说,该画作是他“抗震救灾”系列作品中的第五幅,以在5.12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陆航团机长邱光华烈士为主题,他以生命和热血,诠释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陆航团战士们的精神和壮举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在展览现场,互动活动有声有色,气氛十分活跃。战士们在参观展品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文物知识有奖问答当中,争相抢答讲解员提出的问题;博物院两位文保专家特地把多块汉代画像砖的复制品带到现场,并手把手悉心教授拓片制作过程,战士们纷纷卷起衣袖,饶有兴致地一显身手;梅凯先生当场挥毫泼墨,即兴创作了国画作品,赠与部队官兵,大家如获至宝,倍感珍惜;仔细阅读过我们《守望》报纸的战士们,也主动上前向我们咨询四川博物院的情况,并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亲自来院参观。

陆航团的部队领导对我们这次进军营活动十分赞赏,他说,非常感谢四川博物院的此次拥军之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部队深入开展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和建立学习型军营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很有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和四川博物院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把军营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此次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下一站,我们将把目光投向四川地震灾区学校,届时会有更多精彩的活动内容展现在可爱的孩子们面前。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