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来自安仁抗战博物馆的报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仁——一个具有四川典型特征的小镇,其故有的宁静将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但这不是一种破坏性的“扫荡”,而是“抗战博物馆”的建立,必将让这个小镇热闹起来,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安仁因“抗战”闻名

一出成都双流机场,在潮湿闷热的空气中,闭着眼睛也让人嗅得出天府南国特有的气息。长途车向南行驶,大约50分钟的路程便到达宁静、飘逸着四川特有民居气息的小镇——安仁。

安仁之名取自于"仁者安仁"的安仁镇,它位居大邑县中南,斜江河畔,距成都四十公里,存有大量清末民初的上世纪公馆群和古镇老街。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安逸,让人体味到一句俗语:少不入川,老不离川。就是在这样一个静谧安详与世无争的小镇,近八个月来忽然因新建了一片占地五百亩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建川博物馆"而名闻遐迩,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处民间博物馆聚落(settlement——意为人们居住在一起的地方)。

今年的8月15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也是安仁“抗战博物馆”的开馆日期。

据了解,占地500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8月15日将先期开设5个博物馆,分别是"共产党抗日军队馆"、"国民党抗日军队馆"、"川军抗战馆"、"抗日俘虏纪念馆"、"援华美军博物馆",届时将展出数万件抗战文物真品、图片和抗战英烈群雕等艺术作品。

后世不忘前世之师,全面展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是建馆的宗旨。细致的分类使馆藏文物清晰明了。在"共产党抗日军队馆"中,展出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的延安时期的老照片、毛泽东的著作、八路军、新四军的军事用品,以及解放区民主支票等;在"川军抗战馆"中,将会展出刘湘将军用过的碗、壶、佩剑、牌匾、手书等珍贵文物资料,在"众志成城抗战馆"中,主要展出的是全国各界人士积极支持抗战的文物,大到家具、塑像,小到证券、徽章、章据等。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向记者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整体发展趋势。“建川博物馆”将于明年10月前陆续建成八个抗战博物馆、九个文革艺术博物馆,和三个民间博物馆聚落,共25个馆。在未来的一年中,25个形态不一,各有侧重点的博物馆将全部在安仁生根。

与樊建川馆长说得一样,记者在繁忙的建筑工地现场看到,在讲究工程进度的同时,建筑师们充分发挥着各自的想像力,在单体建筑设计方面,既有牢房式的战俘馆,又有黑匣子般的文革音像馆,还有带迷宫游戏功能的文革镜鉴馆。

记者在成都机场问路时,向当地人打听“建川博物馆”位置每人知道,但要问“抗战博物馆”,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它在安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援华美军博物馆                                    川军抗战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援华美军博物馆一角                         抗日俘虏纪念馆入口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造型独特设计个性

"建川博物馆"是以成都建川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樊建川的个人名字命名的,世界20余名知名建筑师合力打造这样巨型博物馆聚落,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樊建川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坦言,建馆之初即确立了要遵循多样化的宗旨,绝不由一个建筑师一手包办,避免尚失建筑硬件的多样性和设计理念的个性化风格。

美国威尔考特建筑设计事务所,加入到博物馆的设计行列,负责设计援华美军馆。记者看到,该馆外观建筑整体如同一架战斗机,线条硬朗,呈放射线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据樊建川馆长说,仅15万元人民币的设计费,连机票钱都不够。但信念主宰着所有建筑师的头脑。

位于馆群西南角是“抗日俘虏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将士而修建的。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为战俘所建的纪念馆。正如樊建川所说,战俘同样是可敬的的抗日英雄。有战争就有俘虏,这一部份被日后排挤到灰色角落里的人们,我们有理由和责任为他们建立一所纪念馆。“日军俘获的是他们的肉体,而并没有俘获他们的抗日精神,他们理应与壮烈殉国的战争、以及战争凯旋的英雄们一样得到人们的尊敬”。

采访中,记者在战俘馆内的感受最为深刻,馆内所有的地面都由一块块形状各异的钢板焊接而成,不留一丝水泥。由一个回旋式的入口进入战俘馆内,顿时产生一种异样的感受,室内光线昏暗,从几个异形窗口中射进的惨淡光线,更使室内显得险森可怖。脚步踏在钢板上所发出的沉闷之声,令人心悸。在一个喻意牢笼的铁栅栏顶部,开着一个玻璃天窗,即便是和煦的阳光照射进来,在这里也会成为一种死亡的象征。

这个由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程泰宁负责设计的战俘馆,让人进去后就会产生一种压抑感。除了压抑还是压抑,直到压抑到极点后从另一个门出来,那里是一个露天水池,池旁设置有露天茶座,供人休息。这种心理反差更能让人们体会到战俘的处境,和求生的欲念。

 

记者参观过国内的各类博物馆,这种强烈压抑的心理体验还是头一回。除了恐怖、暴虐,一时还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来形容这种感受。

在侵华日军馆内,一件件文物和大幅侵华日军血腥杀戮的照片,怎能不让国人铭记那段残酷屈辱的历史呢?

在"共产党抗日战争军队馆"的露天院落中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直径达1。8米,高18米的鲜红色钢柱,在柱子通体隽刻着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全文,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民党抗日军队馆"位于"共产党抗日军队馆"的右侧,象征国共两党携手应对民族的危机。攀建川认为,这就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鲜活的体验。使参观者将身外的事变成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传统博物馆意义上的那种走马观花。樊建川万分赞同参与建馆建筑师们的理念:建川博物馆不应该再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冷冰冰的说教场所,也不再仅仅成为纪念的功能。

令人感动的是,博物馆将征集1000名健在抗战老兵的手模,连同他们的名字用青铜铸成一面巨型"抗战墙",永留人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论持久战钢柱                 正在雕塑创作中的200壮士群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在雕塑创作中的200壮士                           群雕已完成的注塑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