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醋文化博物馆

有人形容镇江,是醋香飘过的城市。的确,每一个到过镇江的外地人,都会对镇江城市上空弥漫着的那股浓郁醇和的醋香记忆犹新。醋,一直是镇江人的骄傲,是古城镇江对外交往的一张特殊名片。镇江人对醋的骄傲不是没理由的,《中国医药大典》早有定说:“醋产浙江杭绍二县为佳,实则以江苏镇江为最。”镇江香醋,以其质地优良、风味独特,跃居全国四大名醋(镇江香醋、山西陈醋、四川保宁醋、浙江大红浙醋)之首。
以镇江作为场景主发生地,讲述民国时期镇江百年老字号“恒江”醋坊家族为民族利益与日本人展开不懈斗争的34集电视连续剧《沉香》在镇江开机的消息,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镇江那独具魅力的醋文化上。恒顺集团斥巨资打造的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成为《沉香》在镇江拍摄的影视基地,其中,斥资500万按1∶1比例搭建的大型老醋坊,更是让剧组全体人员大为震惊。《沉香》男主演李亚鹏表示,剧组最初就是想真实地再现民国时期百年醋坊的原貌,但是当它真的矗立在面前时,还是会被震惊,“不得不说这些庞大而精巧的设施是酿醋工匠们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日前,记者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通过那些最原始的酿醋工具,去领略醋里的乾坤。
镇江香醋历史悠久
据民间传说,镇江香醋是杜康的儿子造出来的。杜康造了酒之后,就领着一家老小来到镇江,在城外开了一个前店后作的小糟坊,酿酒卖酒生意不错。杜康的儿子叫黑塔,随父造酒干些粗活,在作坊里搬缸、担水、养马等。有一天,马跑到大院里吃酒糟,他见马吃得很香,就洗了三个大缸,每缸装了大半缸酒糟,又倒进两担水,把酒糟泡里面,从此拿它喂马,马吃得身上的毛都油光灼亮的。一日黑塔梦到一仙翁,指着那三口大缸说:“黑塔,你这调味琼浆已造了二十一天,今儿日落酉时就成熟啦。弄点给我尝尝好吗?”黑塔梦醒后,就试着去喝那大缸里的水,只觉得这水香喷喷的,酸溜溜的,甜滋滋的,喝着喝着,好像全身上下都通了气,神清气爽,赶紧去告诉了父亲。杜康一听,也觉得神奇,照着黑塔的方法将酒糟和水泡了二十一天,果然也造出了那种神奇的水,四邻都前来讨要。此物虽好,可叫什么名字呢?杜康父子细细琢磨,仙翁所言二十一天酉时,用手写了起来,一个“醋”字出现在眼前,父子同声:“就管它叫醋吧。”
杜康造酒儿造醋,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镇江恒顺香醋的起源,却是有证可考的。恒顺,原名“朱恒顺糟坊”,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创始人朱兆怀,系丹徒县谏壁镇西彪村人士。朱兆怀起先是酿酒的,他酿的酒气味芬芳、色泽金黄、甘醇爽口,取名“百花酒”。有民谣赞颂:“百花酒香傲百花,万家举杯誉万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清朝地方官将百花酒作为贡酒进奉皇帝,北京的镇江会馆甚至因此更名为“百花会馆”。1908年,百花酒参加巴拿马赛会获得国际金奖,1909年参加南洋劝业会,再度获得金奖。
酒业经营让朱兆怀获得丰厚的利润,然而,生产出来的副产品酒糟多了,堆放在小院内无法处理,到了春夏季节,就成了蚊虫孳生繁殖场所,甚至发臭,这让朱兆怀烦恼不已。何不利用酒糟做醋?朱兆怀说干就干。糟醋的特点是香、醇,深受群众喜爱,朱兆怀酿的醋行情越来越好,自家的酒糟已经远不够使用。于是,每到春冬季,朱兆怀就到绍兴、杭州等地大量收购酒糟。朱兆怀成功地挖掘出一条酿醋生财之道,并于1850年改牌号为“朱恒顺糟淋坊”。
独特工艺急盼传承
“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这是镇江有名的三怪,而香醋以其存放时间愈久,味道便愈加香醇被列为三怪中的第一怪。香醋摆不坏,这与镇江独特的酿醋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酿醋应选用江浙鱼米之乡的优质糯米为原料,加入自制的特别麦曲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成米酒。然后,采用“固态分层发酵”工艺,即:在酒液中加入麸皮、稻糠拌成固态并接种,每天分层翻动一次,进行降温、透氧醋化发酵,20多天后醋醅成熟。最后,加米色进行淋醋,生醋煎煮后在陶罐中长时间露天存放,最终酿成“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的镇江香醋。香醋的酿成要经历大大小小40多道工序,不包括储存时间就历时60多天。2007年,镇江“恒顺香醋酿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传统酿醋工艺面临着巨大冲击。“芦席盖大缸,扁担加箩筐,手抓鼻子闻”的原始传统手工技艺,基本只局限在恒顺为了保留传统技艺而专门建立的分厂里。在国内,越来越难见到这种工艺,越来越少的人掌握这种工艺。建设一家醋文化博物馆,将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许多人的呼声。
几年前,就曾有网名“小城故事”的网友在网上向人大代表建言,他说:“镇江的醋全国有名,可不可以建议在黄山北路东侧一角的空地上建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反正后面就是恒顺醋厂,利用现厂区的设施就可原址建博物馆了,还可以在博物馆的前面建一绿地广场。镇江该好好在醋上做点文章,通过醋文化的宣传,提高镇江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加市民的自豪感。”“小城故事”的建议,代表了一大批市民的心声。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江苏恒顺集团就有心建设一座“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然而,由于选址等方面原因,事情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2007年,恒顺正式成立醋文化博物馆建设筹备小组,并到青岛的青啤博物馆、烟台张裕葡萄酒博物馆以及山西醋博物馆进行取经。醋文化专家、老醋工、地方建筑专家、文化名士、博物馆专家等多方人士坐在一起,对博物馆建设的各种细节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最终确定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的定位——既要有镇江地方文化特色,又要有醋的韵味。醋文化博物馆将按照传统手工酿醋工艺进行布局,恢复竹耙、芦席、木桶、大缸、大灶等传统生产器具,并聘请老醋工现场制醋,采取“传、帮、带”方式收徒传艺。
2008年,醋文化博物馆在丹徒新区恒顺工业园内正式动工建设。
百年醋坊原汁原味
根据规划,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占地30亩,与恒顺50万吨香醋生产基地相连。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是一个醋文化广场,绕过广场,便看到5幢馆舍,分别为醋之缘(序厅)、醋之味(作坊区)、醋之酷(影像厅)、醋之觉(展品厅)等几个厅。展厅将通过现代声光电多媒体技术,把中国几千年的醋文化发展史,通过实物、图片、影像、动画等形式浓缩于一馆之中。
目前,博物馆的“醋之味”作坊区已经全部完工。记者在“醋之味”大厅门口看到,为《沉香》剧组拍摄使用的“恒江醋坊”的匾额还摆在门头。推开吱吱呀呀的铜环铁门,一百年前恒顺老字号的酿醋场景一下子映入眼帘。大缸、竹耙、木桶……每一样生产用具,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据恒顺信息中心李美兵主任介绍,真正的老作坊使用的一些器具大部分在上世纪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现在建成的这个老作坊使用了原老作坊的剩余部分,又寻找回一批酿醋作坊用具,另外,通过一些老醋工的回忆和描述,又仿制了一部分。
作坊区是醋文化博物馆的主体,由恒顺集团及《沉香》剧组共同制作完成。醋坊分两层,一层是操作间,二层设有走廊和阁楼,是醋坊的办公区。置身醋坊,那经由岁月积淀出来的时代厚重感扑面而来。高高的木质立柱古朴凝重,一字排开的几十个直径达一米的大缸蔚为壮观,转动的排风扇让整个空间忽明忽暗……加之空气中弥漫的醋香,一时间竟让人恍如隔世。最为抢眼的是用来蒸醋的那三口大锅,锅体呈褐黄色,锅盖要由专门的木制机架才能抬起。整个锅体置于一米多高的灶台上,灶台设有一眼灶洞和一个需要双人合力才能拉动的大风箱。
李美兵介绍说,镇江醋文化博物馆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明年年底对外开放。届时,游人可以在博物馆“看醋、吃醋、论醋、说醋、写醋”,并亲手学习镇江香醋传统手工酿制技艺,了解酿醋文化,体验劳作的乐趣。
以醋为媒推介镇江
电视连续剧《沉香》是我市文化产业三年行动纲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剧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江苏恒顺集团和北京世纪春天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拍摄。为打造精品,《沉香》剧本经过历时五年的创作过程,其间十易其稿。
近年来,涉及传统行业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沉香》独辟蹊径,首次以酿醋行业作为故事背景,更加入宅院戏、谍战戏、家族企业等元素丰富其中。据介绍,“以醋识人”“以字试醋”“以醋代酒”等情节都会在剧中有所展示。《沉香》的拍摄,无疑是对镇江醋文化的最好宣传,也对镇江醋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起到一个推进作用。
对于镇江而言,建设这样一座醋文化博物馆显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首先,醋文化博物馆是对传统记忆的传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保护非遗的平台。”李美兵说,“我相信所有的镇江人,都对醋倾注了丰富的感情。当他们走进醋文化博物馆,会唤起他们内心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从而释放他们的乡土情怀,外地的游子在这里会找到家乡的亲切。醋文化博物馆还会成为镇江的另一处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这对于宣传镇江城市形象,推动镇江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